M电厂危险点分析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电厂危险点分析表
No. 危险点 致因 后果 后果严重性 现有对策 可能性 危险级别 1 手工搬运导致伤害 手工搬运方法不当
未借助机具
员工的态度
新工人不知自己原有伤害和医疗状况
员工没有经验 肌肉拉伤/疼痛
身体背部退化 3 雇用前进行体检
进行了手工搬运培训(物件提取技巧)
在电厂有机械可用
提供康复服务 C H 13 2 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导致听力下降 发电厂运行
员工没有佩戴听力保护设施
雇主没有提供听力保护设施
听力保护设施使用不当 听力下降
社会问题 5 个人防护程序
提供PPE及其录像培训
按需要每两年一次进行进行噪声监测
对员工进行停力基础及比较测试 A H15 3 暴露在粉尘中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或眼睛伤害 发电厂运行
炉底渣散落/飞灰泄漏
灰尘清理不当
呼吸系统保护不当 减低肺脏功能
鼻/喉发炎
妨碍视力
皮肤发炎 3 制定了呼吸系统保护程序,需要进一步执行
肺活量测量(基础和比较)
清扫混凝土面
尘土调节 D H17 4 轻型/重型车辆·交通/步行者 电厂需要(底渣/飞灰装运、运输,检修移动等)
不遵守限速标志/停车标志(根据危险分析确定标志)
在进入飞灰装载区没有与装运人员主动沟通(示意)
道路状况不佳 伤害/死亡
设备损坏 5 交通/车辆使用培训,遵守限速要求
现场只允许有证照的人员驾驶规定的车辆
对员工进行驾驶培训
风险评估/车辆限制进入区域安全介绍
制订进入飞灰装载区域程序
在飞灰和底渣装载区设门挡,限制交通进入
车辆维护保养
警示标志 B E19 5 接触有害物质导致伤病 管道/法兰/阀门破裂
储罐运输/移动时外溅
PPE不当或无PPE
缺少风险分析或不当
有关有害物质的培训没有针对性 化学灼伤
减低肺脏功能
眼睛/皮肤伤害 3 有害物质管理制度/程序
程序/PPE培训
有害物质使用批准程序
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MSDS
提供PPE及其录像培训
建立应急响应小组提供初始应急响应
氯气报警
按照工作票要求办理隔离和工作票 C H13 6 高处坠落导致伤害 脚手架不合格或由无资质人员安装脚手架
临边缺乏围栏
防坠落保护使用不当
在高处受保护区域外作业
从梯子上滑落
撞伤
断骨
死亡/永久性残废 5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讨论
制定高处安全作业工程程序
对员工进行高处作业程序培训
每半年对防坠落保护设备检测/贴标
高处作业程序审查
现场脚手架挂牌 A H15 7 火灾导致员工及应急救援人员伤害 人员过失导致火灾/爆炸,如在油区/氢系统周围吸烟,没有执行动火作业程序
煤场管理不善
传送带/轴承发热
工艺系统设备故障(变压器/配电装置/锅炉)
转运站煤尘爆炸 烫伤
严重伤害 4 吸烟规定
动火管理制度/动火工作票
应急响应小组/装备
固定式消防系统/灭火器
消防报警系统
电视监视系统
安全管理程序培训/消防基本知识培训
危险区域称职性培训
危险区安全警告标识/分类
维护程序/清洁处理 B H14 8 接触高温高压蒸汽 正常运行时管道/法兰裂开
未正确隔离
检修时割破管道/管道爆裂
密封件故障 烫伤
伤痛 3 执行工作票,正确隔离
工作许可委员会
个人防护用品PPE:长袖衣服/长裤子
隔热
日常检验/压力容器检验 C H13 9 触电导致员工伤害 使用有缺陷/没有检验过的电器设备
隔离错误或没有隔离
操作设备时接触架空电力线
电器设备不安全地改动
作业时电气设备引线割破/破损
触及地下用电设施
在带电设备上作业
没有电工执照 电灼伤
严重伤害 4 每半年进行一次电气检验
多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雇用取得行业合格的电气技术人员
使用有执照的/持证人员操作设备
工作许可制度/委员会
心肺复苏培训/应急响应训练
制定带电作业程序/高压设备作业规则
采用CBL电气隔离模块
使用开挖/沟道作业许可证/地下设施示意图 B H14 10 在受限空间内作业导致窒息/淹溺/受困/缺氧 进入受限空间检查/作业
气体/化学品进入受限空间/或在受限空间产生
隔离错误或没有隔离
有人在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启运设备
通风不良
没有风险评估/并执行
缺乏相关知识
气体监测不当 死亡
严重伤害 5 受限空间培训
气体监测培训
工作许可制度/委员会
气体监测器校验
作业许可证
受限空间管理程序
受限空间项目登记
受限空间警示标志
呼吸系统保护/呼吸设施 A H15 11 接触离子辐射源导致员工生病 靠近辐射源进行维修作业(金属探伤,飞灰分析)
检修时进行无线探伤
储存不当 严重疾病 4 辐射安全专责人
任用训练有素的辐射/X-射线操作员
制定辐射安全计划
封闭储存(罩壳/围栏)
正确运输(经批准/确认)
制定无线探伤程序
无线探伤时及时有效的沟通 A M10 12 接触处理水/原水/过滤水/灰水致病 用水清洗
对储/运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