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需求与供给.ppt

发布:2017-02-17约5.46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概述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客货流与客货运量分析 交通运输供需均衡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 1、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支付能力的旅客与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两个前提: 度量单位:运量、周转量、平均运程 2、特征 ①广泛性 ②多样性—客运需求与货运需求的表现 ③派生性 ④空间特定性—流向、流程 ⑤时间特定性—流时、流速 ⑥部分可替代性 运输需求的表征 ——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 3、如何产生的? 客运需求的产生: 生产性旅行需求 消费性旅行需求 货运需求的产生: 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生产力与消费群体分离; 地区间商品差异性。 4、需求结构的内容 ①需求的空间分布 流量、流向、流程、流的产生与消失地 ②需求的时间分布 不均衡性 ③需求的客货结构 货物品种;出行目的、身份、运距 二、运输供给 1、概念 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数量 两个前提:愿意提供; 有生产能力。 2、运输供给的特点 ① 有效供给范围大 运输业资本密集程度高,固定成本远大于变动成本,由边际成本决定的最优供给量实际上不是一点,而是一个较大范围。 ② 短期价格弹性大 短期成本曲线平缓,变动成本比重小,价格弹性大。能力按高峰需求设计,短期可随价格变化而增减。 ③运输供给存在明显的外部成本 有效供给范围大带来的是服务质量的下降,运输条件的恶化。 ④一定的不可分性 资金上——连续投资; 时间上——使用寿命长; 空间上——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跨区域等。 ⑤部分可替代与部分不可替代性 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与垄断 ⑥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 ⑦使用者行为影响供给特征 第二节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一、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1、影响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居民消费水平; ③人口数量与城市化程度; ④旅行费用——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 ⑤运输服务质量 ⑥某一方式的客运需求受其他运输方式变化影响 ⑦经济体制的影响。 2、影响货运需求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运输需求增长越慢; 需求结构变化。 ②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冶金原材料工业——运量; 机械加工工业——运输速度与质量; 高加工工业——需求多样化,方便及时低损耗 ③运输网的数量与质量; ④运价水平的变动; ⑤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的影响。 运输观念的转变、运距的变化 二、运输需求的函数 运输需求与影响因素间的函数关系 例:铁路旅行需求函数的建立 主要变量: 人口数量、人均国民收入、票价实际水平 取1955~1987年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二、运输需求曲线与需求弹性 运输需求曲线反映需求量与运价之间关系。 需求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某一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货运需求中: 价格弹性与货物价值有关; 价格弹性与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有关 需求弹性还与具体的运输方式、线路、方向有关。 能力紧张、富余情况下不同。 第三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一、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 1、运输产品价格 2、运输成本 3、技术——能力与速度 4、运营策略 5、政策机构的要求与限制 6、使用者行为 二、运输供给曲线与供给弹性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运输成本 2、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 3、考察时间的长短 供给函数 第四节 客货运量与客货流分析 一、客运量的生成 1、影响因素分析 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 根据我国1952~1994年国民经济与旅客运输发展状况以及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分析,旅客周转量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同步。在我国经济调整增长阶段,客运需求将快速增长。高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