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指南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指南.doc

发布:2016-12-25约2.4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举式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调试细则 一、液压系统的组成 自卸车液压系统一般由以下零部件组成: 取力传动轴、齿轮泵、齿轮泵固定支架、进出油口、低压进油管、高压油管、气控换向阀、液压举升油缸、液压油箱、手控阀、限位阀、安全溢流阀、单向阀、气管、管接头和各种紧固件等。 各零部件连接图 前举式自卸车液压原理图 1油箱 2液压泵 3液压举升阀(含溢流阀) 4举升油缸 5限位阀 6 气控阀 二、安装前的准备 1、认真阅读车辆液压系统安装技术资料,不明确的事项与技术人员勾通; 2、发动车辆,接通取力器,判断取力器旋转方向是否与技术资料提供的旋向相符合;(注意:从车辆后方往前看,取力器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右旋,相反为左旋。) 3、检查取力器法兰盘连接孔是否与技术资料规定的取力传动轴法兰盘连接孔相符合; 4、根据技术资料的规定准备好液压系统零部(组)件。 三、安装指南 1、安装传动轴和连接紧固件 用高强度螺栓将传动轴固定在取力器上,确保连接可靠,无松动、干涉现象。注意:一定要安装弹簧垫圈,螺栓拧紧力矩约20Nm。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记。 2、安装齿轮泵进出油口 根据齿轮泵上的标识安装O形密封圈、进出油口,确保连接可靠、密封可靠。 3、安装齿轮泵固定支架 根据传动轴的长度和底盘情况,确定齿轮泵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并在底盘车架纵梁侧面配钻固定支架安装孔;安装并紧固齿轮泵固定支架,装配好齿轮泵并紧固,确保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注:齿轮泵上螺栓拧紧力矩约50Nm;底盘车架纵梁上螺栓拧紧力矩约115Nm;齿轮泵与传动轴之间的安全间隙控制在5mm左右。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识。 4、布置高低压油管 根据技术资料规定的高低压油管规格,安装并拧紧高低压油管,管路沿途用管卡固定,确保管路畅通,油管不晃动,不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注意:高压油管接头拧紧力矩约为75Nm,低压油管紧固前需绕缠生胶带或涂密封胶。完成后检验。 5、布置气压管路 按技术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按气控原理图和底盘空间合理布置管路,并作好标识。 6、安装手控阀 根据驾驶室的空间选择手控阀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司机座椅的左侧地板上平面,该总成为配装。安装好手控阀后,按技术要求和说明书连接气管并紧固。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识。 7、安装液压油缸 根据技术要求选择液压油缸及相应的上下固定支架,先将油缸固定为初始安装距状态后,安装上下支架和油缸固定架并紧固。然后将油缸吊装在车厢前板上并紧固。 注意:必须确保安装孔位的准确性,油缸上下固定支架的拧紧力矩约210Nm。油缸必须垂直安装,无论左右还是前后,其公差皆为±2mm,并位于副车架和车厢的中央。油缸与支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 注意:确保进油口朝车辆前进方向。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记。 油缸固定支架连接示意图 8、吊装车厢 吊装车厢时必须保证车厢中心线与副车架中心线重合。必须保证油缸安装支架距副车架最前端距离不小于30mm。 9、固定油缸支架 在车厢和副车架安 装调试正确后,将固定 油缸支架按技术要求固 定在副车架上,并按技 术要求焊接相应的加强 板。焊接牢固,焊后打磨 焊缝。完成后检验,进 行下一道工序。 10、安装液压油箱 按技术要求在油缸支撑架上安装液压油箱,保证油箱不与车厢、底盘附件相干涉,紧固油箱固定带。注意:固定带与油箱之间必须安装橡胶垫(板)。 然后连接油箱下部的球阀开关,在接头上绕缠生胶带或涂密封胶,连接低压管并紧固,确保连接可靠。完成后检验并作好标记。 *严禁站在油箱上作业,严禁在油箱上直接焊接。 11、安装气控换向阀 在液压油箱安装完成后,将气控换向阀按技术要求安装在油箱上部的安装座上,确保安装有密封圈。按原理图和技术要求连接高压管和气管,确保连接正确,并紧固。完成后检验。 注意:管路连接一定要与说明书和原理图相符合。阀上的安装螺栓拧紧力矩约30Nm,一定不要过量锁紧安装螺栓。 12、安装限位阀 再次检查液压系统,确保所有液压管路、气压管路的连接正确、可靠后,按原理图和技术要求将限位阀接入气控管路中。加注液压油至油箱标尺相应位置。 启动车辆,接通取力器,缓慢将车厢举升至约25°状态下,在车厢下安上安全垫木,支撑起安全撑杆,确保安全后将限位阀安装在油缸支撑架内侧的限位阀安装板上,确保连接可靠,安装位置准确。 将车厢缓慢举升至最大角度或举升至液压油缸最后一节的一半时,停止举升,调整限位阀顶针至合适位置(保证后端刚性限位要求)。 将车厢降低后再次微调限位阀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