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宽货币到宽信用_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报客
[Table_Summary]
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专题报告 2019/6/25
导读:
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
此前,我们通过宽货币传导到宽信用三部曲,分别从基础理论、国际经
验以及中国实践三个角度,对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进程中五大货币政
研究员:方思元
策传导渠道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不同的货币政策渠道传导效果有何区
fangsiyuan@evergrande.co 别?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孰优孰劣?我们将
m 在本文中进一步探究。
摘要:
当前货币政策传导可以分为五大渠道,但现实中货币政策能够调控的主
要是数量型或价格型中介目标,分别通过信贷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向实体
经济进行传导。资产价格以及汇率渠道实际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高度
相关,起到协同作用,放大传导效果。预期渠道则已被大多数国家作为
引导市场的重要工具,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我国以及国际经验来看,以信贷渠道为主的传导机制和以利率为主的
传导机制对于经济有着全然不同的影响。以信贷渠道为主的传导路径优
先作用于内需,除直接影响狭义及广义信贷渠道外,也可通过货币供应
量的提升降低市场名义利率,与利率渠道产生联动,同时信贷渠道与房
地产价格高度相关,与资产价格渠道形成倍数效应。以利率渠道为主的
传导路径同时作用于内需及外需,首先通过降低短期名义利率影响真实
利率,刺激企业及居民投资与消费,其次利率渠道通过提升资产价格影
响广义信贷渠道及资产价格渠道,最后利率渠道还可通过影响汇率促进
出口,作用于总需求。
信贷渠道的传导:弊大于利。我们通过研究中国、韩国以及德国的案例
发现,信贷渠道在发展中经济体大都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
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重要部门,政策效果立竿见影。然而随着经
济发展阶段演化,信贷渠道弊端开始显现,具体来看:1)对实体经济传
导方面,易成为货币当局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恶化实体经济固有问题,
大量的金融资源集聚造成人才资源倾斜,研发密集型及创新型产业生产
率受到拖累,经济结构及韧性受到深远影响;(2)对利率渠道联动方面,
由于信贷渠道仅能调控货币供给,难以控制需求,造成利率波动加剧,
抑制实体经济投资及消费需求;(3)对资产价格渠道联动方面,由于广
义信贷渠道与房地产价格息息相关,两者传导叠加易形成倍数效应,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