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郭绪华,王芳太,李庆喜
(湖北省兴业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020)
摘 要:本文根据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的施工实践,对该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及其控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关键部位;重要工序;质量控制
0 前言
黄土坡滑坡区位于三峡库区巴东县信陵镇,地理坐标东径110°23′,北纬31°02′。黄土坡滑坡是一个在特定环境地质条件下多期次崩滑形成的复合变形体,主要由临江Ⅰ#崩滑堆积体、临江Ⅱ#崩滑堆积体、变电站滑坡及园艺场滑坡组成,总面积1.358km2,体积6934.1×104m3。属特大型滑坡,是长江三峡库区四大滑坡之一。
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施工分为A、B、C三个施工标段,我单位施工的地段为临江Ⅱ#崩滑堆积体的B标段施工区,治理面积10万平方米。本次治理的主要任务为削坡整形、抗滑桩、格构锚杆、护坡、支墩、排水沟、挡土墙等。工程分为两个阶段施工(135m高程一下地段及以上地段)主体工程于2002年10月6日正式开工,2004年7月11日全面完成治理任务。2004年9月23日国家验收组对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进行了总体验收,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三峡水库在2003年6月前蓄水至135m高程,2003年11月前蓄水至139m高程及塌岸防治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工程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项目部确定了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具体为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95%,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并根据三阶段质量控制原理及全质量控制管理的要求从质量控制目标、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在宏观上、制度上对塌岸防治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经过两年多工程施工实践证明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是正常的,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有效的控制了工程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黄土坡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B标段项目经理部成立后,就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质量管理小组,经理担任组长,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成员由质检员、施工员及各施工处技术负责人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情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和具体措施,定期考核,行使质量管理一票否决的权力。
2 施工质量控制
2.1 工程施工执行标准与质量检验标准
2.1.1 工程施工执行标准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
6、《三峡库区湖北省巴东县黄土坡滑坡区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2.1.2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本次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标准为国土资源部修订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试行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2.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2.1 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2.2.2项目技术负责主持对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并形成会审记录。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组织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项目技术负责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工程施工前,各工程处负责人组织现场施工班组、作业人员统一进行口头交底,对关键工序、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技术交底。
2.2.3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发现问题时,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人员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
2.2.4项目部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2.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3.1 工程施工测量
1、测量施工前将测量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和配备的专业测量人员等。
2、设立专业测量组,专人现场观测和整理资料,实行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施测后,必须进行复测做到准确无误。
3、专用仪器和设备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专门检测单位进行标定。
4、加强对测量所用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破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及时补救。
5、所有测量成果及时提出成果报告,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和审批。
6、对现场所有测量放样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