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试题(含解析).doc
PAGE
PAGE1
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模拟题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各位同学请注意: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千万记住哦!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ào)潜行(qián)决别(jué)转弯抹角(mǒ)
B琐屑(xuè)两栖(qī)胆怯(qiè)应接不瑕(xiá)
C倔强(jué)拮据(jū)颓唐(tuí)一代天骄(jiāo)
D取缔(tì)哺育(bǔ)烦躁(zào)暗然失色(àn)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项有误,应为“潜形”,“诀别”,转弯抹角(mò);B项有误,应为琐屑(xiè),“应接不暇”;D项有误,应为取缔(dì),“黯然失色”。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出门在外,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我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阜新是‘玛瑙之都’啊!”
B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懂得,读两三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面对公共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D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小明的作文居然得了满分,连老师都对他顶礼膜拜。
【答案】D
【解析】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的成语使用有误,“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年正月初六,彰武县“沙泉鱼宴”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播出后,触发了很多观众味蕾。②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迅速蹿红并成为搜索的热点。③据统计,自“沙泉鱼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彰武县共接待约3万多名游客前来尝鲜。④彰武县借助《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的影响力,举办并策划了首届“沙泉鱼宴”特色美食大赛。
A第①句中的“今年”是名词,“触发”是动词。
B第②句中的“地方特色”是主谓短语,“搜索的热点”是偏正短语。
C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约”或“多”删去。
D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举办”和“策划”互换位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包含了词性短语结构病句辨析和修改等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及时进行归纳总结。B项的表述不正确,“地方特色”是偏正短语,不是主谓短语。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虎妞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大胆泼辣甚至有点变态,后因难产而死。
B《水浒》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等。
C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比如,作者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这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连年征战。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知识以及文学常识。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B项有误,“醉打蒋门神”的是武松,不是鲁智深。
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关头,起兵抗元。
B第二联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危苦,动荡不安。
C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全诗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