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霞 才直扬保 第34卷第4期(2008)
PLANT PROTECT10N Vo1.34 No.4(2008) · l63 ·
防治2~4次,过度用药杀灭了大量天敌,导致该虫 力增强,反之则减弱。在干旱等不利环境条件下,水
和稻飞虱等害虫更为猖獗地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稻的补偿能力也将减弱。
然而,生产实践表明,水稻对该虫危害的自然补偿能 笔者认为,让农民了解水稻的自然补偿作用,避
力很强。卷叶率在30 9/6~40 ,但对产量影响却很 免产生恐慌心理,是植保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本田
小。如2006年仙居县遭受4、5代稻纵卷叶螟为害, 前期要尽量避免用药,这对于保护天敌,减轻水稻中
单季稻受害之重,受害面积之大前所未有(此时水稻 后期稻飞虱等害虫危害十分重要。有人认为,分蘖期
处于分蘖初期至拔节期),但该年却是少有的丰收 水稻补偿能力较强,但如果最后两片功能叶受害,将
年。再如2007年横溪镇下陈片33 hm。绿色稻米生 直接影响产量,没有补偿作用。笔者认为,此时水稻
产基地,6月 23日考查部分田块卷叶率达 40 ~ 仍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特别是当水稻种植密度较高或
80 (此时水稻处于分蘖始期),7 d后考查,老虫苞
水稻生长较旺盛时,适当受害甚至也有增产效应。
被覆盖,上部很少见到虫苞(出叶速度远大于虫子的
危害速度);7月24日考查,有的田块卷叶率达 参考文献
100 9/6(此时水稻处于幼穗分化初期),但产量损失也
[1] 陈永年.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率测定及其经济阀值[J].病虫
只有l0 ~20 。
测报,1992,12(4):29—32.
本试验较为逼真地模拟了稻纵卷叶螟对水稻
E23 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M3.上海:上海科学
的危害情况,在试验条件下验证了水稻对该虫危害
技术出版社,1994:66.
的自然补偿能力。结果表明,分蘖力较强的Y两 [3] 张士国,金 燕,王伟民.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剪叶模拟试验
优l号在当地一般种植密度和肥力水平下,分蘖初 EJ3.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1):11.
期受害程度50 9/5,分蘖盛期受害程度在 30 以 [4] 张建明,蒋学辉,张夕林.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率测定及动态
下不仅对产量无不良影响,相反还有增产效应;即 经济阈值模型研究初报EJ3.应用生态学报,1992,3(4):327
— 332.
使在破口抽穗前受害,也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这
[5] 胡国文,陈忠孝,刘光杰,等.杂交晚稻对稻纵卷叶螟为害的动
是因为顶叶受害后,倒 2、3叶光合作用增强,个别
态补偿模型[J].中国农业科学,1993,26(2):24—29.
稻株受害后,改善了群体的通风、采光条件 ]。
E6] 张俊平,陈常铭.水稻对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损失及生理补偿效
但是,水稻的自然补偿能力显然受品种、肥力水 应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1991,18(1):1—4.
平、种植密度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品种分蘖力强、种 [7] 盛承发.作物对虫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