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化改性剂在沥青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pdf
科技与创新|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2024年第24期
DOI:10.15913/j.cnki.kjycx.2024.24.030
抗老化改性剂在沥青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2
周浩宇,刘志胜
(1.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102400;2.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为明确光稳定剂作为抗老化剂用于沥青路面中的可行性,选择多种光稳定剂作为沥青改性剂,采用热重分析系统
研究不同类型光稳定剂的热物性及分解特征,制备相应抗老化改性沥青深入分析不同掺量光稳定剂对沥青软化点、针入
度、延度及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光稳定剂用于沥青路面材料的最优应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光稳定剂掺量增加,会
引起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的明显变化,不同类型光稳定剂的影响规律存在差异,而光稳定剂的应用掺量范围可控制在
0.4%~0.6%。
关键词:沥青;抗老化;热重;性能测试
中图分类号:U414.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835(2024)24-0098-04
[1]表170#沥青技术性能指标
沥青路面是中国道路体系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性、服役测试项目测试结果技术要求
稳定性及快速开放交通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针入度0.1/mm62.860~80
[2]15℃延度/cm>100>100
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然而,由于道路应用环
境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沥青路面在运营过程中会承受软化点/℃47.6≥45
较大的压力,因此对其服役寿命及性能稳定性提出了含蜡量/%2.0≤2.2
较高要求。改性剂选择Tinuvin770(T770)及Tinuvin622(T622)
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沥青老化是造成其性能及服光稳定剂作为抗老化剂制备改性沥青,光稳定剂在沥
[3]青中的应用掺量范围为0.2%~0.8%。
役寿命衰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沥青老化主要包
含热老化和紫外老化2种形式。其中,热老化主要发生1.2改性沥青制备
于沥青混合料拌和施工过程中,而紫外老化则发生于采用光稳定剂制备抗老化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具
后续沥青路面的运营过程中。沥青路面长期病害问题体如下:首先将70#基质沥青放入135℃恒温烘箱内保
[4-5]温1.5h,将流动状态的沥青倒入洁净的烧杯后,放置在
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沥青的紫外老化行为。针对于
沥青紫外老化,现多采用掺加添加剂的方式实现对紫(160±5)℃的油浴加热装置上保温;将质量分数为沥青
外老化行为的控制,常用的添加剂包含无机类和有机质量0.4%的受阻胺光稳定剂(T770、T622)分别加入沥
类。其中,无机类多存在相容性问题,而有机类相对改青中,以5000r/min剪切速度搅拌5min;将制备好的
[6]光稳定剂改性沥青放入115℃恒温烘箱中溶胀后得到
性效果更优。
基于此,本文选择多种光稳定剂作为沥青改性剂,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