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精准接力扶贫.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之以渔”,精准接力扶贫
——湖南省发改委驻城步三村连片建设扶贫的启示
本刊记者/ 李立
新修的通组公路像迎风的飘带从山野田园逶迤而来,一座座新修的苗家吊脚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村庄,一股股喷涌的自来水似甘泉雨露滋润着农民的心田……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的桃林、边溪、上水三个村子走访,看到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农村新画卷。
桃林、边溪、上水三个村子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是前往南山国家名胜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距县城17公里,三个村一衣带水,相邻一线,境内海拔最低点566米,最高峰1000米,森林覆盖率90%,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有适宜人居的天然生态环境。
然而,在几年前,这三个村子却一直处于贫困线下,那时的苗寨,破烂的村道,破败的民居,贫困的村民,与四周美丽的自然风景形成巨大的反差。
湖南省发改委从2007年3月至今,连续7年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坚持建设扶贫,把桃林、边溪、上水——这三个昔日的“穷山窝”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让过去穷乡僻壤的苗族村寨变成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让以往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希望。村民们告诉记者,村子从无到有、从穷到富、从无人问津到车水马龙的变化,得益于湖南省发改委的大力扶持,得益于扶贫队员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一路走访,获益良多,更让记者对湖南省发改委在桃林、边溪、上水村三村连片开发,以旅游经济圈带动扶贫村,辐射周边村经济发展的“精准接力扶贫”颇有感触。
“发动群众干,扶着群众走,带领群众富”
冬日的暖阳照在波光粼粼的边溪河(桃林河?)上,一片金光灿烂。河边,是去年新建的高大气派的游客服务中心,川流不息的游客从中心前坪停放的几辆旅游大巴车上鱼贯而下,美丽的苗族姑娘正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油茶欢迎客人们的到来。
看到村子里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省发改委驻城步扶贫工作组组长、城步县副县长邓逸涯备感欣慰。要知道,两年前的边溪村,一些村民连口粮都保障不了,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年轻人外出打工,当时全村人年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邓逸涯告诉记者,“刚来到边溪时,时任扶贫工作组组长程俊很大的精神压力肩膀上担子的沉重,们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边溪村落后面貌。由于长期的贫困落后,边溪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不足。程俊边溪村村民筹办的农家乐、旅馆相继开业,工作组开展“扶着走”的全程服务模式。
从确定餐馆店名和招牌的安装到完善餐馆菜谱,帮助购买餐桌、碗筷桌布,支助了餐具、消毒柜等主要设备,并请来厨师进行培训、讲解经营技巧,传授接待礼仪,使村民提高了服务接待水平。
在工作组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一批边溪农家乐餐馆顺利开业,客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周末更是座无虚席。在农家乐的成功模式带动下,一些村民破天荒的当了老板,全村农家乐餐馆、旅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务质量由差到优,日接待旅客近千人,餐馆平均每天收入达5000元。
“扶着走”的帮助模式,改写了过去游客不停留,停留无消费的历史,边溪村游客倍增,三产业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三十余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使全村群众要求发展的心情沸腾起来了。
要让村民改变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改变过去的单一生产模式,真正富裕起来,需要有一段时间、一个过程,工作组扶上马送一程。
在致富榜样的带动下,村民各显神通,热心找门路致富。村民杨文福,不仅农家乐,杨文福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准备在村里开办农副产品加工厂。村民杨进足,为方便村民购物,组织资金开办了一家超市,不仅解决了村民过去购物要去县城采购的难题,而且解决了全家人的就业问题。168家农户种植黄桃,20多家种植香水梨,20多家种生姜、辣椒、甜玉米等,改变了过去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参与生态农业种植或旅游服务行业的村民年人均收入都超过了5500元。土鸡养殖合作社成员增加到11家,培育了18家种植大户。20多位农民洗脚离田,当上农产品销售员,10多家农户“全家总动员”,妈妈当老板娘,子女做服务员,农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一件件、一桩桩的爱心小事,村民们对无私的奉献充满了敬意和,与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了村民的信任与理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