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中级386)专业实践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docx

发布:2024-11-26约3.24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中级386)专业实践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

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

第一题

背景资料:患者张先生,年龄35岁,因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及精力减退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手段。现心理治疗师需针对张先生的情况进行专业能力实践。

情境描述:心理治疗师了解了张先生的病情背景后,开始了首轮治疗会话。在会谈过程中,张先生谈及他对工作的厌倦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未来毫无希望。心理治疗师针对张先生的心理状态,决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

问题:

心理治疗师在首轮会谈时应采取哪种策略来建立治疗关系?

根据张先生的描述,他的自我认知存在哪些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张先生的抑郁症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题

患者基本信息:

张三,男,45岁,已婚,因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经诊断为抑郁症。

主诉: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伴睡眠障碍3个月。

现病史:

患者自述3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失眠早醒,体重明显减轻,工作效率下降。患者无自杀观念,但担心自己的病情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在家中表现正常,未诉其他不适。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

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史。

体格检查:

心率78次/分,血压120/80mmHg,体型中等,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

初步诊断:

抑郁症

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如SSRI类药物)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增加户外活动,减少工作压力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

一、综合分析题(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还应考虑哪些生活方式的调整?

A.增加社交活动

B.严格限制饮食

C.减少睡眠时间

D.增加刺激性娱乐活动

该患者的首选药物治疗方案是:

A.单用抗精神病药

B.单用抗抑郁药

C.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

D.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

在心理治疗方面,对该患者最适宜的疗法是:

A.认知行为疗法(CBT)

B.精神分析疗法

C.人本主义疗法

D.家庭治疗

第三题

背景资料:

患者张先生,年龄45岁,因长期工作压力巨大和生活不规律,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症状。他在工作中经常感到疲劳,对事物失去兴趣,并频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经过初步诊断,张先生被怀疑患有心理疾病,准备参加心理治疗(中级)的专业实践考试以获取相关资格认证。以下是关于张先生的案例分析题。

患者张先生的心理治疗方案设计和应用相关的问题:

张先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最可能是什么?

在心理治疗方案中,针对张先生的失眠问题,哪种治疗方法最为合适?

在心理治疗中,如何帮助张先生缓解工作压力和生活中的不规律性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初步评估:通过访谈和必要的心理测试,明确张先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放松训练、睡眠卫生教育等。

实施治疗:按照治疗计划进行实施,帮助张先生调整思维方式、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跟踪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根据效果调整治疗计划。

实施要点:

建立信任关系:与张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得他的信任和合作。

定制化治疗:根据张先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应用多种方法:结合CBT、放松训练、睡眠卫生教育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定期评估调整: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四题

背景资料:

患者李某,男性,45岁,因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患者自述近几个月来,除了情绪低落外,还出现了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以及工作能力明显降低的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是重要的一环。结合以下临床情况开展案例分析。

患者目前的状况与反应如下:

在初次心理治疗会谈中,患者表现出对治疗师不信任的情绪,并对治疗效果有所质疑。他认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是长久以来的困扰,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明显改善。对此,治疗师需要采取何种策略?

问题:

治疗师在面对患者的信任问题时,首先应该采取的策略是:

A.直接指出患者的担忧是多余的,鼓励其建立信心。

B.与患者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耐心倾听并表达理解。

D.向患者保证治疗会立即见效,消除其疑虑。

第五题

背景资料:

患者张先生,中年男性,因长期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近日在医院心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