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交通和土地利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交通与土地利用;第1节 概述;研究的历史;;(二)英国 : Lowry模型(1964)的改良,一体化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包(LILT),1970年以后,迅速扩大到其它国家。
;;比较城市论——比较城市和农村
城市生态学:
同心圆理论(E.W.Burgess)
扇型理论(H. Hoyte)
多核心理论(C.D.Harris)
纽带理论(B.J.Berry)
中心地理论(W. Christaller)
田园城市理论(恩维、霍华德)
卫星城理论(霍华德);区位理论;交通与商业区位理论: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将工业及其它各业的产品输送给消费者的服务行业。;第2节 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第3节 土地利用模型;一、汉森(Walter G. Hansen)模型(住宅土地开发模型);可达性:;小区的可达性:;假设,每户的居住面积一定,那么,住宅开发现状
比:;模型的特征:
自区的可达性不能在其所在区考虑;
时间距离不明确;
适用于短期预测。;二 劳瑞(I.S.Lowry)模型;土地利用的活动主体(具有某种目的的土地利用者)
a.基础产业部门(basic sector)-已知条件
工业、大型贸易公司、中央政府机关、高校等。
不由地区社会经济规模决定。
b.非基础产业部门(retail sector)-由模型内部决定
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中小学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吸引顾客,受地区人口、经济规模影响。
c.住户(employment or population)
上述两部门的住户。;2.模型的流程 ;3.模型结构;住户:;三 凯因(Kain)模型;;3.假设条件
(1)交通费用随工作地点距离的变远而增加;
(2)随离工作地点距离的变远,住宅的单位价格减少;
(3)工作单位固定;
(4)家庭开支的一部分效用最大化;
(5)居住地为非劣等资产。;四 统计分析模型;表4.1 小区的分类;分析小区特性使用的因素
(1)利用道路去大阪市内;
(2)利用道路去京都市内;
(3)利用道路去神户市内;
(4)利用铁路去大阪市内;
(5)利用铁路去京都市内;
(6)利用铁路去神户市内;
(7)利用道路去最近的港口;
(8)利用道路去最近的高速
公路匝道;
(9)利用道路去最近的轨道
交通站;
(10)道路阻抗值。;用10种因素的结合代表i区特性的合成变量;表4.2 分析结果(相关比=0.8004);表4.3 合成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图 4.1 适合商业、工业、??宅的区比率变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