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实现的UDPTCP通信实验.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UDP/TCP通信实验实验目的熟练掌握UDP、TCP 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原理实验内容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面向连接是指一次正常的TCP传输需要通过在TCP客户端和TCP服务端建立特定的虚电路连接来完成,该过程通常被称为“三次握手”。可靠性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提供保证,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是数据序列和确认。TCP通过数据分段(Segment)中的序列号保证所有传输的数据可以在远端按照正常的次序进行重组,而且通过确认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要通过TCP传输数据,必须在两端主机之间建立连接。举例说明,TCP客户端需要和TCP服务端建立连接,过程如图所示:第一步中,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连接请求。这时TCP SYN标志置位。客户端告诉服务端序列号区域合法,需要检查。客户端在TCP报头的序列号区中插入自己的ISN。服务端收到该TCP分段后,在第二步以自己的ISN回应(SYN标志置位),同时确认收到客户端的第一个TCP分段(ACK标志置位)。在第三步中,客户端确认收到服务端的ISN(ACK标志置位)。到此为止建立完整的TCP连接,开始全双工模式的数据传输过程。根据以上内容编写一个TCP 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程序。事实上网络程序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客户端、服务器端它们的建立步骤如下:服务器端 socket--bind--listen--accept客户端 socket--connect实验步骤编写UDP、TCP 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程序;调试并运行自己编写的实现程序;了解TCP Client/Server模式的工作原理,比较二者的不同,如出现异常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原因分析;保留编写的实现程序。实验过程TCP 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程序服务器端操作 socket(套接字): 1.在初始化阶段调用WSAStartup() 2、建立Socket 3、绑定端口 4、监听5、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6、发送及接收信息 7、结束 socket 连接相应的程序:Server: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Data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Data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Server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PORT = 12345;//监听的端口号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n); Server server = new Server(); server.init(); } public void init() { try {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while (true) { // 一旦有堵塞, 则表示服务器与客户端获得了连接 Socket client = serverSocket.accept(); // 处理这次连接 new HandlerThread(client); }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异常: + e.getMessage()); } } private class Handl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socket; public HandlerThread(Socket client) { socket = client; new Threa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