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ppt

发布:2025-01-17约5.4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本次勘察依据的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JGJ72-2004);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1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野外勘探工作岩土工程勘探工作是在现场踏勘、收集勘探区地质资料,明确拟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基础埋深、基本荷载情况等的基础上,编写勘察火纲,制定勘探工作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勘探区地层了解不详、建筑物结构、功能等情况的不明确,往往出现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1021.1勘探点间距实际工作中,勘探人员虽严格按原定大纲执行,但因现场编录人员的不仔细,不能做到随机应变,造成在内业资料整理中发现相邻两勘探点地层变化很大,甚至相差悬殊的情况。另外,在对勘探区岩土特性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按某个地基等级进行勘探,在室内对所采集的岩土试样进行分析时,发现如盐渍土、湿陷性士等特殊性岩土,使地基等级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点间距的不合理。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大部分勘察人员遇到上述情况,都会进行补充勘探,完善勘察工作,造成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在工勘市场竞争激烈、旨目压价的地区,遇到这种情况,勘察人员可能会闭门造车,给工程建设造成资金浪费或埋下工程隐患。*岩土工程勘察总结

青岛***工程队

2010年目录*01岩土工程勘察的含义和研究对象02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03本次勘察项目工程概况04本次勘察的目的及任务要求05本次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06本次勘察实际完成工作量07本次勘察依据的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08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含义和研究对象*岩土工程勘察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岩土工程勘察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可以认为,它是由土木工程、地质、力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就学科的内涵和属性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服务于工程建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学科,属土木工程范畴。*二、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地质、城建、水利、电力、冶金、机械、铁道、国防等部门,按原苏联的模式,相继设立勘察、设计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使得一大批重要工程得以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工程地质勘察体制的局限,其明显的弊病和缺陷,一是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评价不够;二是侧重于“宏观”研究,结合工程具体较差,在建筑结构、基础方案和地基处理措施等方面,往往缺乏权威性意见和建议。这反映了勘察与设计、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是脱节的,影响了勘察工作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它尤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针对工程地质勘察的缺陷,中国城建、冶金部门的一些工程勘察单位自80年代初期,引进了岩土工程体制。这一技术体制是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的,因此很快就显示了它突出的优越性。之后,各部门相继推广。此时,由于国内地质找矿市场逐渐萎缩,不少原从事找矿地质勘查的地质队也纷纷转产,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由于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涌现,对天然地基稳定性计算和评价、桩基计算与评价、基坑开挖与支护、岩土加固与改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要求对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和监测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工艺流程等不断创新。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使岩土工程勘察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由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于1995年3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该规范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