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房改造建设方案详解.ppt

发布:2016-03-05约7.32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 雷击介绍 3.3 雷击电流分配介绍 3.4 (1)电源防雷可采用三级防雷措施: A、“第一级防雷器”:在大楼总进线的低压配电房处进行第一级避雷保护。 B、“第二级防雷器”:在机房的UPS的输入端或在机房所在楼层的分层配电处进行第二级避雷保护。 C、“第三级防雷器”:在机房的各工作点进线的输入端加装第三级避雷保护。对于重要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可加装精细电源防雷器。 (2)网络通信线路防雷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进入网络中心机房的通信线路光纤,可不进行防雷保护,但应在通信线路进大楼处将金属护管和光纤的金属保护层做等电位连接。 B、进入网络中心机房的通信线路若采用铜缆,除了应在通信线路进大楼处将金属护管和光纤的金属保护层做等电位连接外,还要将铜缆接入专用网络避雷器后,再与网络设备相连。 (3)接地 机房的接地应当有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 A直流工作接地:计算机电路的逻辑地,即直流公共连接点,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应小于1Ω。 B交流工作接地:交流电源的中性线接地,地极电阻应小于4Ω。 C 安全保护接地:设备外壳的安全接地,地极电阻应小于4Ω。 D 防雷保护接地:在有防雷设施建筑体中可不另设此接地,在没有防雷设施接地建筑体中应该设防雷地线,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防雷接地需求概述 3.5 等电位介绍 4.1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影像和其它信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综合布线的物理结构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形拓扑结构。 根据本项目机房综合布线要求采用六类非屏蔽和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 ,采用地板下走线槽敷设双绞线的方式 。 综合布线概述 5.1 消防系统是机房必不可少的一个保障。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快速传递依赖于通信设备的全面发展,随着IT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自动化办公系统也日渐普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作为现代通信与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枢纽,共安全性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一旦发生火灾,将导致整个办公系统瘫痪,不仅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机房火灾的成因: 雷电引起的火灾 ; 电气火灾 ; 空调设备引起的火灾; 外部火灾蔓延至机房。 由于机房设备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要求,机房内的消防灭火系统应有特殊的考虑,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不能采用水喷淋或是干粉灭火系统,这些都会损害计算机设备,因此需选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其为无网管环保型柜式自动灭火装置。 设备机房内设置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区内设置气体释放点,同时在消防控制区设置声光报警器和气体释放显示灯。 机房消防需求概述 5.2 无管网(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轻便可移动式自动探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现代化消防设备,其灭火效能高,灭火速度快、毒性低、对设备无污损,灭火装置性能优良,其控制部分可与消防控制中心相衔接。 机房气体灭火介绍 6.1 门禁系统也叫出入口控制系统或门禁管制系统,是数据中心机房内重要的区域、通道及出入口进行监控管理,能对各通道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的智能系统。门禁系统专用管理软件通过感应卡或密码能够识别持卡人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门禁系统可以通过软件与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直接相连,达到数据共享,并可与集中监控系统集成,实现多个系统间的联动工作,对进入该地区的目标进行监视与录像。 机房门禁需求概述 7.1 计算机系统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温度和洁净度。 主机房温度要求通常为20℃~23℃,相对湿度要求为45%~65%,主机房温、湿度的变化不可过于剧烈,温、湿度的变化应小于+/-3℃/h,不凝露。机房区采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 洁净度:静态测试,微机机房内洁净度为30万级~50万级,机房内的空气含气尘浓度,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uM尘粒数少于1800粒/㎝3。 机房空调系统需求概述 7.1 精密空调图 1、系统介绍 2、本次项目的系统模块介绍 3、产品优势 4、系统特点 介 绍 内 容 《信息安全运行保障集中管理系统》,它向用户提供一种较为全面、完整和一致的环境监控解决方案,目的是对分散、面广的各个独立的机房环境设备系统参数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视。 它基于“管理集中化”的设计理念和“机房无人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