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本人物传记读后感.doc
中学课本人物传记读后感
TOC\o1-2\h\u27791第一章中学课本人物传记:打开历史人物的大门 1
13440第二章以《邓稼先》为例:深入剖析课本传记内容 1
13072第三章邓稼先的伟大形象:人物特点的多面解读 1
24105第四章我的敬仰之情:个人感受的真实流露 2
10927第五章“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引用原文谈其奉献精神 2
21790第六章人物传记的教育意义:对我们成长的深刻影响 2
31100第七章课本人物传记的整体价值:从个体到群体的升华 3
26190第八章传承精神:从课本人物传记中汲取力量前行 3
第一章中学课本人物传记:打开历史人物的大门
中学课本里的人物传记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世界的大门。这些传记让我们有机会跨越时空,去了解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的人物。比如说《史记》中的许多篇章就被选入中学课本,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课本的节选,我们认识了英勇善战的廉颇和足智多谋的蔺相如。课本里描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他面对强秦,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保住了和氏璧。还有负荆请罪的情节,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这展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质。这些人物传记让我们能看到古人的风范,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第二章以《邓稼先》为例:深入剖析课本传记内容
《邓稼先》这篇传记在中学课本里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邓稼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从他的求学经历开始,我们知道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文中提到“邓稼先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回国后的邓稼先一头扎进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却没有丝毫退缩。传记里描写了他在戈壁滩上的工作场景,那里风沙大,环境恶劣,可他带领着科研团队默默地坚守着。他要面临无数次的实验失败,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核武器的研制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第三章邓稼先的伟大形象:人物特点的多面解读
邓稼先有着许多令人钦佩的人物特点。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这一点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毫不犹豫地回到祖国,就为了能让新中国在核武器研究方面有一席之地。他的奉献精神更是让人动容,他把自己的青春、才华甚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在实验过程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不顾危险。例如在一次实验出现意外的时候,他不顾辐射的危险,亲自去现场查看情况,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是他伟大形象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在成功研制出核武器之后,他依然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不追求名利。
第四章我的敬仰之情:个人感受的真实流露
读了《邓稼先》这篇传记,我心中对邓稼先充满了敬仰之情。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当我想到他在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科研工作,我就觉得自己现在遇到的一点小困难根本不算什么。他那种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每次读到他在核试验场的那些事迹,我都会想象他坚定的眼神和瘦弱却充满力量的身躯。他不是一个只知道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有着伟大情怀的爱国者。他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想要成为一个像他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章“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引用原文谈其奉献精神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这一句非常贴切地形容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在他的眼中,名利真的就如同粪土一般,他所关心的是国家的威严和安全。从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核武器的研制上。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居功自傲,而是继续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他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为了祖国的强大,不计回报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能得到多少荣誉,能获得多少财富,他心中一个信念,那就是让中国在世界上拥有强大的核力量,不再受到其他国家的核威胁。
第六章人物传记的教育意义:对我们成长的深刻影响
中学课本中的人物传记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以邓稼先为例,他的故事教会我们要爱国。在当今社会,虽然没有战争年代那样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爱国的形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像邓稼先一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奉献精神也让我们明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者为了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总是计较个人的得失。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需要我们做出选择的情况,是选择自私自利还是选择奉献,邓稼先的事迹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而且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也激励着我们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