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专业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方法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地质专业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方法的思考
摘要:野外实习是工程地质专业巩固地学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地学基本工作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中国地质大学利用周口店实习基地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教学资源,强化有工程特色的教学内容,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体会,提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地学思维、工程地质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周口店;地质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60-02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二者矛盾的转化和解决方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培养服务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环境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该专业除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岩石、地质构造、地层学等基本地质知识外,还需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对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巩固课堂学的基本地质知识,培养学生地学思维和工作方法,提高学生野外动手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口店是“地质工作者的摇篮”,50多年来,我校的师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地质工作者,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结合周口店地质野外教学的体会和工程地质专业的特点,对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一、充分利用周口店基地丰富的野外地质教学资源
1.工程地质专业教学安排。工程地质专业地质实习期间为4周,依据实习目的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分为6个阶段进行教学活动:①实习动员及准备阶段;②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三大岩类地层认知、褶皱和断裂构造观察以及旅游路线;③野外考查或考核教学阶段;④实测地层剖面教学阶段;⑤地质填图阶段;⑥地质报告编写阶段。
2.丰富的地层和岩石资源。周口店地层出露齐全,自下而上太古宇,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新生界。太古宇为官地杂岩,零星分布房山岩体边缘部;中元古界在周口店地区出露广泛,有常州沟组、串岭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岩石普遍轻微变质;新元古界青白口群在本区出露齐全,有下马岭组、龙山组和景儿峪组;下古生界只发育有寒武系和下奥陶统,有府君山组、馒毛组、徐庄组、张夏组、黄院组、冶里组、亮甲山组和马家沟组;上古生界-中生界有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杨家屯组、红岭庙组、双泉组、南大岭组、窑坡组、龙门组和九龙山组;新生界大面积分布在本区东部及东南部山前平原地区,有鱼岭组、新庄组、东子岭组和第四系。[1]周口店地区出露的岩性有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沉积岩主要有:灰岩、砾岩、砂岩。周口店地区岩浆侵入面积最大者为房山复式侵入体,面积约为60Km2,早期侵位的是石英闪长岩体和闪长岩体,后期侵入的为花岗闪长岩体。周口店出露的变质岩有区域变质岩、接触热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占周口店地区75%以上的面积,岩性主要为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片岩和大理岩;周口店地区接触热变质岩主要分布于房山复式侵入体周围,岩性为红柱石角岩、绿泥石角岩、接触片岩、透闪石大理岩;与韧性剪切带、剥离断层伴生的糜棱岩及脆性断裂伴生的碎裂岩系列在实习区广泛分布,动力变质岩包括糜棱岩、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和碎裂岩。
3.丰富的构造资源。周口店处于NNE向太行山山脉、近EW向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接壤地带,大地构造属于华北陆块燕山板内构造带。周口店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和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使得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岩石变形强烈,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出露良好。变质核杂岩构造核部为太古宇官地杂岩,上覆和外缘则为厚度大为减薄的盖层地层系统。其地质构造要素未包括官地杂岩、基底剥离断层、盖层构造系统合中心部位晚期底辟式就位的房山复式岩体等。盖层构造系统主要包括与折叠层构造相关的顺层韧性剪切带、顺层掩卧褶皱、粘滞型香肠和楔入褶皱等。实习主要认知的褶皱有东西向印支期的西南部三岔复杂背斜构造、太平山向斜和164背斜,叠加燕山期的北东向周口店褶皱群,发育在周口店附近萝卜顶、煤炭沟和煤矿沟一带的北东向褶皱群。区域断裂构造包括剥离断层、推覆构造和山前正断层,南大寨断层带是著名的八宝山-南大寨断裂带的西南端,空间展布颇具特色,叠加了后期山前断层的正断层,断层角度有高角度和低角度两类。节理构造主要在八角寨一带的开挖公路两侧的白云岩出露,还有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也有优势的节理出露。小尺度的构造现象也很发育,主要有尖圆褶皱、石香肠构造、鞘褶皱、缝合线、风暴岩、鱼嘴构造、SC组构、旋转遂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