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蚂蚁养殖技术资料--大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一、蚂蚁的分类及形态转征 1
(一)蚂 蚁 1
(二)白 蚁 3
二、蚂蚁的生活 4
(一)个体的品级及分化 4
(二)有翅蚁与无翅蚁 6
(三)蚁巢及蚁群的温度调节 7
(四)蚁群的信息系统 9
(五)蚁客与蚁奴 10
三 鼎突多刺蚁的人工养殖技术 11
(一)发育历期及内部器官 11
1.发育历期 11
2.内部主要器官 12
(二)人工养殖的环境条件 13
1.蚁场选址 13
2.温度 14
3.湿度 15
4.光照 15
5.土壤 16
6.食物源 16
(三)人工饲料种类 16
1.动物性饲料 16
2.植物性饲料 19
3.青绿饲料 19
4.矿物质饲料 20
(四)人工饲料的配合及配方 21
1.蚂蚁饲料配方设计的一般原则 22
(五)饲养技术 25
1.松林放养 27
2.瓜棚放养 29
3.家庭饲养 33
4.工厂化饲养 35
(六)日常管理 50
1. 投料 51
2.添水 53
3,检查温度 53
4.检查湿度 53
5.检查残食 54
6.检查粪便 54
(七)四季管理 55
1.春季管理 55
2.夏季管理 55
3.秋季管理 56
4.冬季管理 56
(八)病虫害防治 58
1.种巢进场消毒 58
2.清洁卫生 59
3.检疫 59
4.治疗 59
(九)产品的加工与贮藏 60
1.蚁干 60
2.蚁粉 61
3. 蚂蚁胶囊 62
4.蚁膏 62
5.蚂蚁片 62
6.蚂蚁冲剂 63
7.蚂蚁酒 63
四、鼎突多刺蚁的育种技术 64
(一)交配活动 64
1.带翅雄蚁 64
2.带翅雌蚁 64
(二)影响繁殖能力的因素 67
1.飞翔能力 67
2.性激素浓度 67
3.外界食物状况 68
4.气候 69
(三)种源引进 69
1.采集时间地点 70
2.采集种巢 71
3.贮运 71
4.引种 71
5.种源引进注意事项 74
(四)种蚁场的建设 75
(五)种蚁的饲养管理 77
1.蚁巢 77
2.饲料 78
3.温度、湿度 78
4.光照 79
5.采蚁 79
6.婚飞 79
7.种蚁的寿命及使用年限 79
(六)蚁后培育与人工蚁群 80
(七)种巢的销售与包装运输 83
1.秋季接后巢(简称秋巢) 83
2.春季接后巢(简称春巢) 83
五、大臼蚁的养殖技术与利用 84
(一)内部器官 84
1.消化系统 84
2.生殖系统 85
(二)品级、类型及功能 86
1.生殖型(种蚁) 86
2.非生殖型(生产蚁) 87
(三)土垄大白蚁的蚁巢 88
(四)婚飞活动 89
(五)饲养技术 90
1.引种、采种 90
3.管理 94
4.采菌 96
5.采蚁 97
(六)大白蚁的利用 97
六、蚂蚁的开发与利用 98
(一)生物防治的利用 98
1.利用黄獠蚁防治柑橘害虫 99
2.利用红蚂蚁防治甘蔗螟虫 100
3.利用多刺蚁防治松毛虫 101
(二)国内外食蚁风俗 102
1.在国外 102
2.在国内 103
3.我国已知食用蚂蚁种类 104
(三)蚂蚁的营养成分 105
(四)蚂蚁食谱 105
1.蚂蚁炒韭黄 105
2.蚂蚁炒大蒜 106
3.蚂蚁韭黄饼 106
4.蚂蚁川椒饼 106
5.山药蚂蚁丸 107
6.泥鳅煮蚂蚁 107
7.虫草蚂蚁炖公鸡 107
8.蚂蚁猪脊羹 108
9.蚂蚁炖豆腐 108
(五)国内外蚂蚁药用状况 108
1.国外 108
2.国内 109
(六)鼎突多刺蚁的药用研究 110
1.抗炎实验 110
2.毒性测定 112
3.免疫功能及抗衰老效应的实验研究 112
4.蚂蚁水提取物对机体耐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115
(七)蚂蚁验方 116
1.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方 116
2.防治性功能衰退组方 117
3.保健药酒组方 120
一、蚂蚁的分类及形态转征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从人们的家居到自然界的任何角落都有蚂蚁的踪迹。由于各种蚂蚁都是营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为“蚁”。古人医药学者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对“蚁”的解释是:“蚁,有君居之义,故字从义”。“蚁,处处有之,有小、黑、白、黄、赤数种,穴居卵生,其居有等,其行有队,能知雨候,春出冬蛰,土成封,日’蚁封’”。由于受当时的科学水平限制,无法对蚁再进行详细分类。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一种称蚂蚁类,另一种为白蚁类。
(一)蚂 蚁
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外部形态基本特征是:工蚁体长0.5—25毫米,有各种颜色,但无白色。头部呈球形,触角为膝状,两侧各有1个大的复眼。头部与胸部之间有一细颈相连,使头左右上下活动自由。3个胸节合并成一个整体,称为胸部。胸部背板与侧板间生有2对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