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 1、电流、电压、电阻必须属于同一段电路。(同一性) 2、电流、电压、电阻必须是同一时刻的物理量。(同时性) 3、三者的单位必须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统一性) 对于 的正确理解 * * * 下坪民族中心学校 江湖滨 1、欧姆定律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2、公式: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 欧姆 1787~1854 欧姆定律的变形 用于计算电压 用于计算电阻 这个式子只能用于计算电阻的大小,它不是电阻的决定式。事实上,我们不能说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都不会影响到电阻的大小。 该公式告诉我们:要想知道一段导体的电阻,只需用电压表测量出两端电压,同时用电流表测量出导体中电流,即可计算出电阻值的大小。 解题要求: 1、先读题,后画出电路图,再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2、需要换算单位的先换算 3、要对题目进行必要分析,后分步进行计算 4、解题过程中要先写出公式,再代入数据和 单位,最后得结果。 5、每个物理量用规定的字母表示。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2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R=32Ω U=36V 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解题步骤: U=36V R=32Ω 答:车床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13A. 解: I= U R 36V 32Ω = ≈ 1.13A (1)根据题意画电路图 (2)在图上标上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应用欧姆定律解题 I=? 应用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R=20Ω 解: U=IR =0.6A×20Ω 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V。 =12V 答: R=20Ω A R′ I=0.6A I=0.6A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A V U=220V, I=0.18A 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1222Ω R= U I 220V 0.18A = =1222Ω 解: U=220V I=0.18A R=? 例二 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电压为5V,流过的电流是50mA,这个电阻阻值是多大? R= ? I=50mA 已知:I=50mA=0.05A ,U=5V 求:电阻R=? 解: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可得: R=U/I=5V/0.05A=100Ω 答:这个电阻阻值是100Ω。 U=5V 例三:一个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加在电熨斗上的电压是多少? I=2.1A U=? R=0.1KΩ 已知:I=2.1A,R=0.1KΩ=100Ω 求:电压U=? 解: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可得: U=IR=2.1A×100Ω=210V 答:加在电熨斗上的电压是210V。 思考:有同学认为,由R=U/I可以表明,导体的电阻R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的还与温度有关。 例四:如果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与导体串联的电流表读数为0.9A,此时导体的电压为3.6V,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改为2.4V,那么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 A 欧姆定律公式各物理量要对应同一电路,同一时刻。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思考:如果两个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中。若用一个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并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则这个电阻为多大?如果这两个电阻是并联那又用多大的电阻代替呢? R1 R2 R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R=R1+R2 并联: R 1 = R1 1 R2 1 + R1 R2 R1 R2 在串联电路中: U = U1 + U2 I = I1 = I2 R = R1 + R2 分压公式: 在并联电路中: U = U1 = U2 I = I1 + I2 分流公式: 1、已知:R1=20欧,R2=60欧,求R1和R2并联时的总电阻是多大? 随堂练习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