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人机工程学13.doc

发布:2016-12-17约6.84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汽车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汽车设计、行驶过程中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使学生了解解决设计中人与汽车的关系为主的产品造型设计十分重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了解人机工程的研究内容、基本原则、基本原理以及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意义;全面了解与汽车设计相关的人的因素,包括结构特征(人体解剖、人体测量)、功能特征(信息感知、处理与执行)、心理特征、环境适应性等;掌握显示与控制设计、作业域设计,座椅与手握工具设计等典型汽车人机设计问题。了解人机系统功能和类型,人机系统的分配,人机系统中人的失误产生的原因,车辆碰撞事故中车内乘员的人体保护技术,车辆行驶中车内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车辆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车辆噪声控制的必要性和如何保持车厢内的小气候环境。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以及在以感性为主的形态设计过程中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述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是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1.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 2.科学人机工程学阶段 3.现代人机工程学阶段 第二节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 第三节 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第四节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机具 2.作业研究 3.环境 4.研究模型 第五节 汽车人机工程问题——汽车人机工程学 1.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 2.汽车人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 汽车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因素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汽车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因素。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特性的运动系统组成、人体运动系统功能、人体的力学特征;人体测量基本术语、人体测量的分类、人体测量的方法、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人体结构尺寸、人体功能尺寸、人体主要参数计算;二维人体模板、三维人体模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人体计测量、人体尺寸、人体模型。教学难点是人体模型。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的特性 1.人体运动系统组成 2.人体运动系统功能 3.人体的力学特征 第二节 人体计测量 1.人体测量基本术语 2.人体测量的分类 3.人体测量的方法 4.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三节 人体尺寸 1.人体结构尺寸 2.人体功能尺寸 3.人体主要参数计算 第四节 人体模型 1.二维人体模板 2.三维人体模型 第三章 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与车室尺寸设计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与车室尺寸设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布置设计的组成、汽车布置设计的影响因素;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室内布置设计基准H点及确定、室内布置设计用包络线;车身室内空间尺寸设计;座椅布置设计;安全带固定点位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车室尺寸设计。教学难点是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概述。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汽车车身布置设计 1.汽车布置设计的组成 2.汽车布置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概述 1.室内布置设计基准H点及确定 2.室内布置设计用包络线 3.环境 第三节 车身室内空间尺寸设计 第四节 座椅布置设计 1.轿车桌椅布置设计及头部空间尺寸 2.客车桌椅布置设计 3.货车桌椅布置设计 4.桌椅调节量设计 第五节 安全带固定点位置 第四章 汽车视野设计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汽车视野设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驾驶员眼椭圆相关概念、汽车前后视野及要求、人眼视区、眼椭圆应用、汽车动态视觉及其设计应用中观察点的光流分布、驾驶员眼睛转动角速度、等角速曲线、角速度阀、风窗玻璃下沿高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驾驶员眼椭圆相关概念、汽车前后视野及要求、人眼视区、眼椭圆应用。教学难点是眼椭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