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交通运输规划原理:第六章 交通的分布(下)2015102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6]:有2个居住区(1、2号,作为出行产生区)和3个就业分区(3、4、5号,作为出行吸引区),它们的现状分布表和作为阻抗的出行阻抗表[Rij],如表所示,试标定双约束引力模型。 现状PA出行分布 交通阻抗Rij P A 3 4 5 小计 P A 3 4 5 1 150 100 50 300 1 3 2 5 2 400 100 200 700 2 3 5 4 小计 550 200 250 1000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第一步:给参数γ取初值,令:γ=1。 第二步:用迭代法求约束系数Ki、K’j 。 首先令列约束系数K’3= K’4= K’5=1代入求两个行约束系数: 再将求得的K1 、 K2带入求 K’3、K’4、 K’5: 至此第一遍迭代完。 [例题6]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再将新的K’3、K’4、 K’5值代入求第二遍迭代值Ki: 再将求得的K1 、 K2带入求 K’3、K’4、 K’5: 第二遍迭代结束。 [例题6]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再进行第三遍迭代求得: 与第二遍的完全相同(其实只要相对误差3%即可)停止迭代。 在γ=1的前提下, [例题6]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第三步:根据现状PA值可算得现状分布理论值: 同理可求出其余 ,在此不赘述具体计算过程。 最终,我们得到预测的PA矩阵: A P 3 4 5 1 147.6 95.7 56.7 300.0 2 402.4 104.3 193.3 700.0 550.0 200.0 250.0 1000.0 [例题6]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第四步:检验。 针对现状实际PA表和预测分布表求各自的平均交通阻抗: 同理计算出 故认为γ=1可接受。 例完。 [例题6]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例题7]:已知3个交通小区的现状PA表和规划年各小区的产生量和吸引量以及现状和规划年的各小区间的阻抗,试用双约束引力模型法求解规划年PA矩阵。收敛条件3%。 阻抗: 现状PA 规划PA A P 1 2 3 合计 A P 1 2 3 合计 1 17.0 7.0 4.0 28.0 1 38.6 2 7.0 38.0 6.0 51.0 2 91.9 3 4.0 5.0 17.0 26.0 3 36.0 合计 28.0 50.0 27.0 105.0 合计 39.3 90.3 36.9 166.5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现状行驶时间 将来行驶时间 1 2 3 1 7.0 17.0 22.0 2 17.0 15.0 23.0 3 22.0 23.0 7.0 1 2 3 1 4.0 9.0 11.0 2 9.0 8.0 12.0 3 11.0 12.0 4.0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求解过程: 1)标定阻抗函数参数γ A. 先假设γ=1,用迭代法求约束系数Ki、K’j。 B. 令 ,代入公式求3个行约束系数: 同理求出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C. 进行第1轮迭代,求列约束系数 同理求出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D. 进行第1轮迭代,求行约束系数 同理计算出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E. 第1轮迭代约束系数K值精度检验: K值不满足收敛条件。继续迭代。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F. 经过反复迭代,在γ=1条件下收敛约束系数为: 束约系数K值迭代计算结束。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G. 求现状的理论分布PA矩阵 A P 3 4 5 小计 1 12.3 11.5 4.2 28 2 11.7 30.0 9.3 51 3 4.0 8.6 13.6 26 小计 28.0 50.0 27.0 105 [例题7] 3.双约束引力模型法 H. 平均阻抗进行检验 实际平均阻抗(利用现状阻抗值和现状PA矩阵求): 现状Rij 现状PA 1 2 3 1 7.0 17.0 22.0 2 17.0 15.0 23.0 3 22.0 23.0 7.0 P A 1 2 3 合计 1 17.0 7.0 4.0 28.0 2 7.0 38.0 6.0 51.0 3 4.0 5.0 17.0 26.0 合计 28.0 51.0 26.0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