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与素质教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美育与素质教育
【摘 要】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舞蹈教育是对少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它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美育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优势,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从而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育; 少儿舞蹈; 培养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名家把舞蹈称为“艺术之母”。舞蹈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舞蹈称为形体艺术、人体艺术;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 所以,还有人把舞蹈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
舞蹈艺术对儿童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良好体质、身体协调、想象力、创造力及智力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在儿童时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舞蹈训练促进幼儿健康生理素质的形成
少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少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
再者,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素质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髋上的各种手段练习及对孩子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等等都跟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
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表现各种美。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长期训练可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美化身段,提高人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从而使儿童的身体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
二、舞蹈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
1.个性心理素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鼓励少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
首先,我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根据我多年教授少儿舞蹈课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少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少儿的自信心。
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我在舞蹈教育中让少儿经常上台表现自我。
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孩子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孩子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孩子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舞蹈课堂中,学生必须学会排队,队型的变化,以及上下课的礼貌。在舞台舞蹈中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孩子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给予充分发展,少儿的社会性帮助将促进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可开发少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少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少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舞蹈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广阔天地空间,正因为有这片天地,往往每一个孩子包括每个人对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部舞蹈作品甚至舞蹈感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尝试改变模仿的教学形式,把教学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