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显卡参数分析和总结.docx

发布:2024-05-17约6.8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显卡性能等级

显卡性能等级

N卡:LE-GS-GE-GT-GTS-GTX

A卡:GT-PRO-XT-XTX

LE:limitedition限制版,系列中低端型号

GS:geforcestandard标准版

GT:geforceTechnology频率提升版本

GTS:geforcetechnologystandard,频率提升标准版

GTX:geforcetechnologyextreme,极限提升版高级别型号

Ultra:系列中最高级别型号

GX2:双GTX

1ns=10亿分之1秒,1nm=1百万分之1mm,1M=1百万,1Hz=1秒钟震动一次时钟周期=10ns

显卡现在已经成为了电脑配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特别对于热衷游戏的玩家而

言,一张性能不错的显卡更是电脑的必备硬件。而在我们选购一张显卡之时,往往会看到许多相关的显卡信息,从显卡参数上反映出来,显卡参数成为了消费者辨别一张显卡的快捷方式。

但对于一些刚接触硬件的朋友来说,看着显卡多项的参数却无从入手。而为了帮助刚接触硬件的朋友能够更好的从显卡参数上获取相关的显卡信息,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常见的显卡参数介绍,希望对广大消费者有所帮助。

我们常见的显卡参数表

为了方便网友区分,我们将常见的显卡参数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显示核心(芯片厂商、代号、型号、架构、频率)

二、显存颗粒(封装、类型、位宽、速度、频率、容量)

三、PCB板(PCB层数、接口、供电位、散热器)一、显示核心:

显示核心

显示核心就是我们日常常说的GPU,它在显卡中起到的作用,就像电脑整机中CPU的一样,而GPU主要负责处理视频信息和3D渲染工作。很大程度上,GPU对一张显卡的性能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芯片厂商

我们常见的显示芯片厂商分别有ATI、nVIDIA、Intel、SIS、Matrox和3DLabs。其中Intel和SIS主要生产集成显示芯片,而Matrox和3DLabs则主要面向专业图形领域。目前主流的独立显卡芯片市场主要被两大派系占据,它们分别是ATi和nVIDIA,而由于ATi现在已经被AMD收购,以后显卡市场上的争夺战,将由AMD-ATi和nVIDIA主演。

芯片代号

核心代号就是显示芯片的开发代号。制造商在对显示芯片设计时,为了方便批量生产、销售、管理以及驱动程序的统一,对一个系列的显示芯片给出了相应的代号。相同的核心代号,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再对核心的架构或核心频率、搭配的显存颗粒进行控制,不同型号的显示芯片因而产生,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性能、价格、市场,起到细分产品线的目的。

芯片型号

以芯片型号细分芯片代号这种做法,还可以将当初生产出来,体格较弱的显卡芯片,通过屏蔽核心管线或降低显卡核心频率等方法,将其处理成完全合格的、较为低端的产品。如nVIDIA的GeForce7300GT和7600GT为两个型号的显卡,它们同样采用了代号为G73的显示核心,而为了区分两者的级别,7600GT拥有12条渲染管线和5个顶点着色器,而7300GT则被缩减至8条渲染管线和4个顶点着色器。因此,虽然7300GT和7600GT虽然同样采用了代号为G73的显示芯片,但两者仍然是有区别的。

核心架构:像素渲染管线

在传统显卡的管线架构中,我们经常说道某张显卡拥有X条渲染管线和X个顶点着色单元。而像素渲染管线又称像素渲染流水线,这个称呼能够很生动的说明像素渲染流水线的工作流程。我们对于一条流水线定义是“PixelShader

(像素着色器)+TMU(纹理单元)+ROP(光栅化引擎,ATI将其称为RenderBackEnd)。

从功能上简单的说,PixelShader完成像素处理,TMU负责纹理渲染,而ROP则负责像素的最终输出,因此,一条完整的传统流水线意味着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1个PixelShader运算,输出1个纹理和1个像素。像素渲染单元、纹理单元和ROP的比例通常为1:1:1,但是也不确定,如在ATi的RV580架构中,其像素渲染流水线就基于1:3的黄金渲染架构,每条像素渲染管线都有着3个像素着色器,因此一块X1900XT显卡中,具有48个像素渲染单元,16个TMU(纹理单元)和16个ROP。

在过去的显卡核心体系中,像素渲染管线的数量是决定显示芯片性能和档次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相同的显卡核心频率下,更多的渲染管线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填充率,因而我们在判断两张不同核心规格的显卡时,并不能单一只看它的核心/显存频率,像素渲染管线亦相当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