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2~3节岩石电学性质和普通电阻率测井.ppt

发布:2016-06-04约5.13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2、电位电极系电阻率测井曲线特征分析 与岩层电阻率及顶底关系,曲线特征 厚、中、薄层曲线特征 电极距的影响 当电极距小时井的影响较大;随着电极距增大,探测深度增大;电极距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围岩影响增大。 3、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井的影响 实际上,井孔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井眼的大小,二是泥浆的导电性。这两方面影响的结果,都会造成实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变的平缓且曲线幅度降低。 显然,井径越大,电极系周围低电阻率泥浆所占据的空间范围也相应扩大,视电阻率值的降低会更加显著。而当井径一定,泥浆电阻率值变低时,测得的视电阻率值也会随之降低, 井径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取决于井径与电极距之比,这一比值越大,影响也越大。 而泥浆对视电阻率数值的影响,取决于岩层电阻率与泥浆电阻率之比,这一比值越大,影响也越大。井径和泥浆这两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使得视电阻率曲线变得圆滑、平直,视电阻率值与岩层真电阻率相差悬殊,不同岩层的电阻率之间的差别模糊,曲线的分层能力降低。 围岩和层厚的影响 侵入的影响 由于渗透层井段常有泥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带,其径向电阻率分布特点决定于侵入类型:泥浆高侵和泥浆低侵。 泥浆侵入对于测量和确定岩层的真电阻率Rt是一种干扰因素,但也可根据侵入类型,粗略地估计渗透层含油、水情况。 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 电极距大于相邻高祖层的厚度差 电极距小于相邻高祖层的厚度差 五、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应用 1、确定岩层界面 2、确定地层电阻率Rt 3、地层对比 4、用于标准测井中 新 1 井 0.45m梯度 0.25m梯度 自然电位 井径 底界 3、划分岩性 (1)划分岩性和煤层 烟煤或褐煤 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泥岩 无烟煤 电阻率 大 小 (2)划分岩性和油水层 含油气砂岩 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泥岩 电阻率 大 小 2、确定岩层电阻率 利用岩层中部的曲线值确定岩层电阻率 注: 为了较准确地确定岩层电阻率需作: 井眼校正、围岩校正、 侵入校正 利用电阻率测井识别储层流体 二、 标准测井  对一个区域,为了研究地质剖面、构造形态、岩性和岩相变化,选择一到二个电极系作为标准电极系,与自然电位SP,井径等测量方法,组成测井系列,在全区所有井中,用相同的深度比例尺和横向比例尺对全井进行测量,这就是所谓的标准测井或标准电测。 选择标准:测量结果能清楚的划分本地区地质剖面上的各种岩层。 目标:测量的视电阻率应尽量接近地层真电阻率。 矛盾的结合体:选择中长电极距的电极系。 解决地质问题:1.确定地层的深度和厚度; 2.判断岩性、划分渗透层; 3.初步判断油、气、水位置; 4.地层对比 1.标准电极系的选择 1)在视电阻率曲线上,能清楚地划分地质剖面上的各种岩层,并准确地确定其界面 2)测量的视电阻率,尽可能地接近岩层真电阻率。 2.标准测井的应用 两个方面:绘制单井的综合录井和作井间地层对比 (1)绘制录井图 地质时代、层序、岩性、地层深度、厚度、含油气性、构造形态及岩相变化,综合录井图上标准测井曲线用来 1)确定岩层厚度及埋藏 2)确定岩性:了解一个地区岩性与电测曲线之间关系 3)确定解释的目层位,作曲线对比(如划分油、气水层) (2)作地层对比、确定构造形态岩相变化 通过地层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岩性变化规律,构造展布等,从而找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预测钻探目的层的深度及作钻井地质预告等。 * * * * * * * * * * * * * * * * 地球物理测井 主讲:肖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 和电阻率测井 §1.2 岩石的电学性质 §1.2 岩石的电学性质 岩石作为一种多孔混合介质,表征电学性质的参数包括: 电阻率 电导率 介电常数 磁导率 等等 为了探测地下岩石的这些电性参数,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测井方法,如 普通电阻率测井 侧向测井 感应测井 介电测井 电磁波传播测井 应用最为广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