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模板-时分复用.doc

发布:2017-01-05约2.3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北电力大学 实 验 报 告 | |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 |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成 绩: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院/系: 同组人: 实验名称 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所用仪器 设备 示波器RIGOL DS1102E,LTE-TX-06A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 实验目的 要求 1.掌握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数字信号传输过程。 2.掌握时分复用的概念。 3.了解时分复用的优点与缺点。 4.了解时分复用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实 验 内 容 1.用主控信号源、1号、2号、7号、13号模块连成一个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2.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 实 验 原 理 与 方 案 1、实验原理框图 1号模块的PCM数据和2号模块的数字终端数据,经过7号模块进行复用和解复用后,再 送入到相应的PCM译码单元和2号终端模块。时分复用是将各路输入变为并行数据。然后, 按给端口数据所在的时隙进行帧的拼接,变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帧。最后,并串变换将数据输 出。解复用的过程是先提取帧同步,然后将一帧数据缓存下来。接着按时隙将帧数据解开, 最后,每个端口获取自己时隙的数据进行并串变换输出。 实 验 步 骤 实验一: 256K时分复用帧信号观测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FS 模块7:TH11(FSIN) 帧同步输入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实验】→【时分复用】→【复用速率256KHz】。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在复用时隙的速率256K模式,7号模块的复用信号只有四个时隙,其中第0、1、2、3输出数据分别为巴克码、 DIN1、DIN2、开关S1拨码信号。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帧同步码观测:观测帧头的巴克码。 注:为方便记录巴克码波形,可先将7号模块上的拨码开关S1全置为0,使整个复用中只有帧同步信号,记录复用输出波形。 (3)帧内PN序列信号观测 继续连线,将信号源的PN15连接到7号模块的DIN1,即将PN15送至第1时隙。观测3个周期中的第1时隙的信号。 实验二: 256K时分复用及解复用 概述:该项目是将模拟信号通过PCM编码后,送到复用单元,再经过解复用输出,最后译码输出。 1、连线。 源端口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FS 模块7:TH11(FSIN) 帧同步输入 信号源:FS 模块1:TH9(编码帧同步) 信号源:CLK 模块1:TH11(编码时钟) 位同步输入 信号源:A-OUT 模块1:TH5(音频接口1) 模拟信号输入 模块1:TH8(PCM编码输出) 模块7:TH14(DIN2) PCM编码输入 模块7:TH10(复用输出) 模块7:TH18(解复用输入) 时分复用输入 模块7:TH12(复用输出) 模块7:TH17(解复用时钟) 锁相环实现位同步 模块7:TH7(FSOUT) 模块1:TH10 (译码帧同步) 解复用帧同步输入 模块7:TH3(BSOUT) 模块1:TH18(译码时钟) 解复用位同步输入 模块7:TH4(DOUT2) 模块1:TH7(PCM编码输入) 解复用输入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实验】→【时分复用】→【复用速率256KHz】。将模块13的S3拨位“0100”。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在复用时隙的速率256K模式,7号模块的复用信号只有四个时隙,其中第0、1、2、3输出数据分别为巴克码、DIN1、DIN2、开关S1拨码信号。DIN2送入PCM数据。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帧内PCM编码信号观测 将PCM信号输入Din2,观测第2时隙的PCM数据。以帧同步为触发分别观测PCM编码数据和复用输出的数据,记录3个周期的波形。 注:PCM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