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2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ppt

发布:2017-01-06约6.19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政机构的改变 2.过程 *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 市场经济 人教版历史必修2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思想路线:①确立 ; ②抛弃 ; 政治路线:③作出 ; ④确定 ; 组织路线:⑤拨乱反正等 1.重大决策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会议名称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27年 1935年 1949年 1978年 主要内容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意义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前应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表现:(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①原因 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一社,有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现实原因: 直接原因: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