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计划免疫.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陕西省计划免疫
简报 内容提要: 1. 2007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2.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3 2007年各监测系统分析 4. 简讯 5各地动态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2008年第一期 陕西省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 2008年1月25日
2007年计划免疫科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省卫生厅及中心领导的支持下,计划免疫科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按中心及科室本年度工作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和指标,现总结如下:
一、综合业务管理方面
1.召开了全省计划免疫工作会议,反馈了2006年全省免疫规划工作进展和全省督导情况,安排部署了2007年全省计划免疫和相关实验室工作计划。
2.完成本年度全省免疫规划用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和麻疹强化免疫疫苗计注射器的订购,特别是积极联系,多方筹集,缓解了本年度乙脑疫苗紧缺的特殊局面;根据国家级会议精神,提出了2008年度免疫规划疫苗的预算已上报省厅。
3.开展了11市免疫规划人员全员培训,共计培训人员88名,培训内容覆盖免疫规划相关的AFP、麻疹、乙脑、流脑、乙肝等疾病监测,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控策略,常规免疫疫苗的接种、监测报告和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理等。
4.举办了33个县(包括4个加强常规免疫项目县)《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邀请国家2名专家讲课,培训学员90人,并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实习,制定了“陕西省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实施方案”,为我省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5.开展了计划免疫宣传,共计下发计划免疫相关的宣传挂历8400份、宣传折页4800份、免疫规划工作两会专刊200份、乙肝宣传挂图200套;组织各地,特别是指导项目县区利用“4.25”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部分宣传资料被国家CDC网站录用。
6.及时关注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疫情动态,定期分析工作情况并通过“陕西省计免简报”向基层反馈。
7.根据中心安排,派员前往渭南参加中心开展的卫生三下乡活动,并发放乙肝宣传册1000份。
二、免疫规划及其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监测工作
1.常规免疫监测:按照《陕西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实行常规免疫接种数据“双月”报告制度;通过报告系统5次联网数据资料显示:10市及其107县区免疫规划相关的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疫苗单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0%以上,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在75%以上。
2.AFP病例监测:制定、下发并培训了《陕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全省1-11月AFP监测系统报告病例115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2.27/10万、48小时调查率、合格标本采集率、7天内送样率、及时随访率等各项监测指标均达80%以上的证实消灭脊灰要求;召开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会议4次,对所有报告病例进行了讨论;按时上报了我省消灭脊灰进展报告;为渭南、榆林和商洛等市的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提供了疫苗等支持。
3.消除麻疹和监测:制定、下发并培训了《2006-2012年陕西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陕西省麻疹病例监测方案》;目前为止,监测报告麻疹病例2582例,报告发病率6.97/10万,采集标本2122例,实验室诊断率达82.2%;及时对发病较高的榆林市提出控制发病的建议,遏制了麻疹发病继续升高的态势;组织实施了全省8月龄-14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制定了《陕西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召开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研讨会,印刷并下发了《方案》2万本、各种表格近200万张、强化免疫活动宣传画5万张,举办了专项培训班、进行了全省范围的督导检查。本次活动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各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达到了规定的工作指标要求和预期目标,为我省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这一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完成了1-12月数据和报表的收集、汇总,并及时将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乙脑监测:修订了“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并对市级人员进行了培训;部
署了陕西省乙脑高发县流行季节前的查漏补种工作,并对查漏补种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乙脑监测新系统进行了培训,并敦促各市尽早启用;收集并整理乙脑/病脑监测数据库。
6.流脑监测:制定了陕西省流脑监测方案和2007年陕西省流脑工作防控计划,对我省全年的流脑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监测报告流脑9例,及时调查并录入数据库;指导宝鸡、商洛、榆林监测点开展流脑监测工作并采集健康人群血清1000份进行检测评价。
三、实验室监测工作
1.计免相关标本检测:共检测150例AFP病例的粪便标本296份,接触者标本4份,分离出非脊灰其他肠道病毒12例21株,分离率8.0%,分离出脊髓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