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站风险辨识一览表2【荐】.xls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eet3
Sheet2
运行岗位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可能导致的
事故
评价依据
作业条件
危害评价
危害级别
危险排序
控制措施的策划
L
E
C
D
安
全
管
理
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管理行为
各类事故
监督检查
未建立或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管理方案、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
制定管理方案、按方案实施控制
不按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作业
设备、设施未经验收就投入施用
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或不按规定进行检查
无安全教育制度
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新员工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按《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执行
未发放或不监督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按规定发放防护用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证件无效
按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配置
物理性伤害
高处坠落
按说明书规定检查
按原设计或说明书检查
按焊接检验标准检查
触电
制定管理方案,按方案实施检查
电伤害
按JGJ46-88规范,统一接零
按JGJ46-88规范执行检查
按JGJ46-88规范进行防护
按JGJ46-88规范的要求做重复接地
按JGJ46-88规范的要求做接地体
电箱安装装置不当,周围杂物多,没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电箱内电器导线有带电明露部分,未使用端子板连接
电箱内多路配电无标志,引出线混乱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
电箱内闸具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配电的电线老化、破皮未包扎
电缆绝缘破坏或不绝缘
火灾伤害
火灾
机械伤害
生理性伤害
未配备黄砂桶、灭火器或灭火器无效果
跌伤
传染病
办公区域不卫生
拖地时注意积水防止摔伤
院内大树与过境高压线距离小于安全距离
厨房电器设备潮湿
长时间操作电脑,视力负荷超限作业
视力下降
作业活动
站厂周边焚烧作物和燃放爆竹
明火
遇天然气爆炸
站厂上空高压线
电弧、电路短路产生火花
涉及相关方
焚烧人员、周边人员、站内工作人员
站场人员
站场附近高大树木
击毁电子设备、人员或遇天然气爆炸
导至雷击
周边工厂生产
生产过程中产生火花掉落站区内
进站人员
携带火种、电子设备、穿戴化纤衣物、铁钉鞋
产生火花遇天然气爆炸
进站人员、站场人员
进站车辆
不戴防火帽、高速行驶
遇天然气爆炸、造成人身伤害
工作人员酒后操作
精神不集中造成误操作
燃气泄漏、窒息、爆炸、下游管网压力超高或降低
站场人员、用户
用铁制工具维护、维修
产生火花
维修人员、站场人员
用明火检测
检测人员、站场人员
天然气浓度超标
遇明火、火花爆炸或窒息
站场人员、周边人员
用电设备操作
设备前无绝缘垫
触电
安全放散阀检验过期
不能正常工作
压力过高管道或设备出现故障造成燃气泄露,遇明火爆炸
安全切断阀
站内防雷设施不达标
人员伤亡或供气设备遭雷击爆炸或电子设备毁坏
a.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
b.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次(用E值表示);
c. 可能出现结果的分数值(用C值表示).
用上述三个值的积来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用D值来表示)大小;
危险源
门站站区管理
密封、紧固、连接部位渗漏
阀门不能完全关闭
人员违章操作
仪表损坏
温度计护套刺漏
天然气泄露
更换阀门管件时放空未充分
遇明火或火花爆炸
未检查放散点周围是否存在易燃物
放空时控制阀门开启过快
安全管理
消防管理
危险源分类
排污、放散操作
各类标志不清
造成误操作
天然气泄露或判断失误造成误操作
站区内杂草
站区内吸烟
站区内酗酒
误操作
动火前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
作业时未使用防爆工具、未按要求穿戴劳保
消防通道
杂物堆放,防碍正常通行
阀门操作
用力过大、过猛,过于迅速
法兰接螺栓拧力不均匀,垫片老化,垫片选用材料与工况要求不符
天然气泄漏
法兰连接处的裸露在外的阀杆螺纹锈蚀
无正正常卸下阀门
填料超期使用老化、操作用力过大、填料压兰螺栓没拧紧
由于使用不正确、紧固件松脱、手柄、手轮与阀杆连接受损
手柄或手轮的损坏处泄漏
拆卸阀门时用力过大
对人身造成损伤
阀井
打开井盖
用力过大、过猛拉伤肌肉
下井作业前没有通风换气
井内有天然气或沼气
下井作业前没有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井内
下井穿化纤衣服和带铁钉的鞋子
静电产生火花或直接产生火花
未系安全带下井
井内有大量燃气泄漏,未强制通风直接下井
天然气
操作人员单独作业
进内有燃气的或沼气的情况下,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维修
行人、作业人员
作业完成后阀门井井盖未盖好
过淲器
进口、出口、排污阀门内漏
天然气漏泄
压差计指针在黄色、红色区域或压差大于0.02mpa
过滤器工作压力高于设计压力
超压引起突发情况
排污时突然开启排污阀门
天然气漏泄、带压操作
未按操作规程作业
未使用专用工具或工具没有抹黄油
安装完毕后未测漏
在工艺区或室内清洗滤芯
流量计
远程传输信号未能按防爆要求进行接线
实际工作压力高于设计压力
法兰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