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doc

发布:2018-05-25约5.4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于晓燕 近年来创意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创意农业旅游还处于新兴阶段,本文旨在对当前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各地新兴的创意农业园、以及成都“五朵金花”为例介绍了当前我国创意农业旅游案例,并对当前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在创意农业产品类型少、普及率低、与旅游结合率低、参与体验项目少等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发展意见:融合旅游发展理念,多样化开发及扩大宣传。 近年来,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发展逐渐从观光游过渡到休闲度假旅游,无论游览规模、出游形式还是游览内容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下,随着居民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回归田园的乡村旅游。我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70年代山西大寨、天津小靳庄等的定点接待性活动开始,一直到1998年“华夏城乡年”的推出,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热潮,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力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从最初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简单观光模式发展到今天延伸出了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等多种类型,乡村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创意农业概念来源于1997年当时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的创意产业,是创意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农业创新应用的结果。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法国、德国、荷兰、日本、美国均打造出符合本国农业特色的发展模式,将创意农业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 在中国,“创意农业”一词最早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两会上第一次提出,“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厉无畏对自己提出概念的阐释。我国创意农业首部专著作者、创意农业专家章继刚将创意农业定义为:创意农业是指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出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创意农业主要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发挥个体创新性思路,重新整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开发出集聚灵感的新奇特色的农产品,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并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产业。 与传统农业相比,创意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附加值、艺术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创意农产品生产通过对农产品“七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突出其独特的形象美、感觉美,达到产业升级、环境升级、产品升级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的发展对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大众化旅游时代背景下,创意农业不仅仅惠及农民,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会更为城市游客所青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新宠儿。创意农业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推动乡村旅游转型起到了突出作用。 二、当前我国创意农业的几个典型案例 (一)展示方式创意: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 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稻梦空间)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是以创意农业为生产模式、会员制农业为经营模式的现代化创新性农业生态园,集稻田画观光、原始水稻种植、立体养殖、生产加工、休闲体验、科普教育和会员加盟七位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型创意农业产业园。产业园由龙地基地和休闲体验两区组成,休闲体验区约950亩,其中水稻种植区约480亩,蔬菜种植区约125亩,杂粮种植区约300亩。 园区将空中景观与地面景观完美融合,以生态环保为理念,引进彩色水稻,利用色彩对比及三维方式打造神奇美丽的稻田画,让水稻以艺术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配合稻田画观光,“锡伯龙地”内设高达27米的高空看台;以中华五千年农耕历史为传承,还展示有璀璨悠久的稻米文化、农耕文化和锡伯族民族文化;园区中还有植物长廊区、全长660米的企业Logo观赏浮桥、水上餐厅、垂钓区、植物迷宫娱乐区、透明蔬菜大棚区、果园区、沟渠漂流、广场休息区、会员活动区以及其他景观小品,客户可以直接在田间预订地块,见证自己所购买大米的生长情况,通过这种透明化的生产营销过程,大大增加小镇粮食的信任度。 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以景区营造管理的手段塑造农业产业园,促进创意农业发展,将创意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创意农业的经济附加值,拓宽了创意农业发展营销渠道,成为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