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管理我省继续医学教育根据《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省2015年度继续医学
教育学分审验通报
委直属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规范管理我省继续医学教育,根据《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吉卫联发【2010】48号)有关规定,省卫生计生委组成继续医学教育审验小组,于2016年4月5日至4月29日对2015年度委直属各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学分审验。
总体情况
2015年度委直属各单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卫生技术人员5334人,学分达标人数5309人,其中初级职称人员 2967人,中级职称人员1332人,副高级689人,正高级 346人,年度学分达标率99.53%。不达标人数为25人,占达标人数的0.47%。
I类学分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类别 申报数量 获批公布数量 完成项目数量 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人次 国家级 26 17 16 6623 省 级 182 134 127 21317
Ⅱ类学分获得方式
获得学分方式 自学 论文 科技成果 科研立项 院级活动 院内活动 出版医学著作 学术会议 参加人数 1028 894 53 78 78102 77189 39 95 参加人数/委直技术人员总数 0.65% 0.56% 0.04% 0.05% 49.59% 49.02% 0.02% 0.06%
基层巡讲项目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举办地点 培训人数 J20150306002 糖尿病基础医学识 省人民医院 孙亚东 松原、白城 360 委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逐渐趋向规范化、系统化。通过规范管理,各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学习氛围日渐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良性发展势头逐渐增强,主要成绩:
(一)能够切实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单位分管领导亲自抓,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专人负责,较大的医院在各科室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了全年工作任务。各单位能够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做到了年初有规划,年末有总结,进一步推动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各单位能够与卫生技术人员晋职称挂勾,部分单位将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
(四)加强了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各单位能够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认可管理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制定措施,规范执行。
一是推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各单位采取不同的措施推动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有的医院按学科将任务落实到科室;有的将继续医学教育获得的学分分值做为优先晋升职称条件之一;还有的单位为了激励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采取奖励的方式,提高了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了项目活动质量。各医疗卫生单位能够以质量为核心推进培训项目的实施。细化培训对象,严格授课师资、授课学时、加强授课培训过程质量的监管。在培训内容上以普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则为基础,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大综合、专科或承担国家任务的医疗卫生单位对增强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引进、创新、研究更具有倾向性,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开展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学科建设。
三是丰富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方式。各单位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和学分管理办法,以多种方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卫生技术人员在获得I类学分方面,大部分单位采取理论培训或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方式、少部分采取远程或外出学习方式获得学分。Ⅱ类学分获得一般通过自学、发表论文、科技成果奖、参与医学著作的编写、院级活动、院内活动、学术会议等方式,满足了学分的获得,拓展了学分获得方式。
(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通过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网络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升级,委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了网上申报、项目执行情况的反馈、审核、学分的授予、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统计和学分数据的存储,极大发挥了网络信息化便捷和管理功能。
(六)加强了档案管理。各单位为了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为每位卫生技术人员都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档案,为个人获得学分情况或晋职称等作为必备条件提供了证明。
(七)部分单位以继续医学教育为依托,以最大化满足学分为动力,提升理念,建立了 “学习日”,促进了项目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习氛围,为个人素养的养成,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强化了学分监管。一是能够按要求规范授予学分;二是对参加外省、国家级项目、社会团体组办的培训所获得学分有效性能够严格审核;三是对每个人所获得的学分明细列入档案管理。
二、问题和建议
(一)推着干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单位还不够重视,机制不够合理,制度没有进一步的完善,开展的项目少,不能完全满足卫生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