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20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简称赤潮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rine Monitoring and Applied Technologies for Harmful Algal Blooms,S.O.A., MATHAB),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主要开展赤潮立体监测技术和预警报研究应急管理系统技术。本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管理运行机制,在学术和管理上相对独立实验室研究基金面向国内外同行指南所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在申请人所在单位本实验室进行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
课题要求:
(1)对中国近海海区的卫片进行筛选,选定已经过实地验证为赤潮、绿潮(浒苔)和大范围褐藻(马尾藻)事件的典型卫片各2-3幅;
(2)针对上述3种事件,每种事件选择一幅典型卫片,研究选择适用于该三类事件的卫片反演的遥感波段;
(3)建立适用于这三种不同海洋藻类的卫片反演和鉴别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1)所选定的其他卫片,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4)发表论文篇以上。
课题目标:通过研究不同材质的固着物和防生物固着涂料对绿潮藻繁殖体固着的影响,筛选能有效防止绿潮藻繁殖体固着的材料或涂料,为绿潮的防控提供依据。
课题要求:
研究绿潮藻繁殖体在5种以上材质上的固着效率;
研究绿潮藻繁殖体在5种以上防生物固着涂料上的固着效率;
筛选出能有效减少绿潮藻繁殖体固着生长的材质或涂料;
发表一级学报论文2篇以上,或SCI论文1篇以上。
一般课题
1、典型海域多元数据信息集成及应用方法桌面研究
课题目标:针对东海特定海域、南黄海及苏北浅滩,摸清近十几年来的水文气象、水质、地勘、底质、卫星遥感、生物生态等海洋观测/监测数据和信息,开展多元数据信息集成及应用方法研究。
课题要求:
(1)开展多元数据信息集成的桌面研究;
(2)构建多元数据信息集成的共享平台框架;
(3)发表学报论文1-2篇。
2、基于地波雷达资料的海洋藻类漂移及跟踪应用方法研究
课题目标:利用地波雷达的监测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资料、数值模式及藻类现场观测,开展多发区域的赤潮/绿潮/褐藻漂移、扩散路径的方法研究。
课题要求:
(1)详细分析地波雷达流场资料在空间和时间高分辨率(1km×1km)上的变化特征;
(2)分析基于地波雷达资料建立海表流场与赤潮/绿潮/褐藻位置关系;
(3)建立精细化的数值模式,结合地波雷达资料开展不同藻类漂移、扩散路径研究;
(4)发表学报论文1-2篇。
3、海洋赤潮异常数据判别及模型方法研究
课题目标:通过对历史赤潮数据经验分析建立赤潮异常判别标准 研究建立赤潮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采用神经网络、关联分析等人工智能手段建立赤潮数据学习自动异常判断模型,
4、南黄海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绿潮暴发的关系研究
课题目标:通过整理、分析长序列的南黄海环境基本要素资料,阐明南黄海海洋环境基本要素的变化与绿潮暴发的关系及关键环境因子。
课题要求:
按逐年和逐季方式,整理分析15年以上南黄海海洋环境基本要素(水温、营养盐含量和结构、悬浮物浓度或含沙量等)变化趋势与规律;
根据绿潮藻的基本生长和生态习性,分析南黄海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绿潮暴发的关系,研究影响南黄海绿潮暴发的关键环境因子;
发表一级学报论文1~2篇。
5、4种绿潮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间竞争研究
课题目标:研究4种绿潮藻在不同光照、水温等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了解绿潮藻的种间竞争规律。
课题要求:
研究4种绿潮藻(浒苔、缘管浒苔、曲浒苔和扁浒苔)在不同光照、水温等条件下种类演替、种间竞争规律;
发表一级学报论文1~2篇。
二、开放研究基金资助对象
开放研究基金主要资助对象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开放研究基金鼓励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科研、教学及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来实验室从事短期研究工作。
开放研究基金
三、申请办法及审批手续
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20年月日以投递日邮戳为凭。
申请人可根据资助课题的要求提出申请,填写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书 (下载)一式份,经所在单位同意盖章,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同时申请书电子版()。
申请者严格掌握研究项目的体量,要求项目精小,针对性强,对可能形成新项目的申请,择优支持。
课题申请书经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后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术委员会根据客观公正、择优资助的原则,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本年度资助课题及其额度。
重点实验室将于月日前在网上公布获资助的课题清单,并向申请人寄发通知书。
获资助者于月日前将签字盖章的资助课题研究计划寄回实验室办公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