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2例甲亢病人临床观察及护理.doc

发布:2017-09-04约2.6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2例甲亢病人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甲亢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今年以来42例甲亢病人一般资料的收集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甲亢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整个过程的观察及悉心护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及时准确的发现和掌握疾病发展的进程并给予妥善的护理对甲亢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甲亢;外科手术;护理 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对人体身心可造成很大的影响。外科治疗以手术效果最佳,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措施,它能使患者获得痊愈。但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则危险性较大。因此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今年来,我科共收治42例甲亢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医生手术及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今年以来,我科收治甲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案例共42例,男8例,女34例,年龄24岁~50岁,原发性甲亢35例,继发性甲亢7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在全麻或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2.甲亢手术患者的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饮食护理,甲亢患者术前要注意营养,因代谢旺盛,易饥饿,热消耗量大,故需给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1]。少量多餐,加强营养支持。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2500ml以上的液体。禁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并要求患者手术期间严禁抽烟、喝酒。 2.1.2环境支持,为患者提供一个整齐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室安静,灯光柔和,有利于保证病人的睡眠质量和心情的放松。主动介绍病房情况及经管医生,让患者尽快接受医院的环境。 2.1.3心理支持,甲亢病人基础代谢率高,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加上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和压郁感,可能会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士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况,多与病人交谈,主动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2.1.4药物准备,术前通过药物降低基础代谢率是甲亢病人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甲亢病人术前均需服用碘剂,有的病人还需服用硫脲类药物,护士应告知患者详细的服用剂量和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并严密观察药物准备的反应与效果,记录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 2.1.5其他支持,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比如测定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基础代谢率等。教会患者头低肩高体位,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指导病人学会有效咳嗽的方法,以免患者术后不习惯一些行为的改变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对突眼及眼裂增宽患者,教会其用眼膏或湿纱布盖在眼部,用眼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强光和干燥,预防感染[2]。除此之外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与引流,病人回病房后取平卧位,待病人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24小时内尽量限制颈部活动。常规放置皮片或引流管引流,引流管一般术后24-48小时拔除,同时还应注意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严密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如果敷料被浸湿则应及时更换,并估计出血量。 2.2.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48小时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等基础生命体征,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帮助其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次日体温可略升高,但不超过38°C,可进行物理降温,但如持续高烧应及时通知医生。呼吸困难和窒息的观察及护理这是甲状腺术后最紧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h内。为此,必须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床边常规备齐气管切开包。氧气和吸痰器。如病人术后咳嗽、呕吐、自觉颈部有压迫感,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快,发绀,敷料有渗出,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敞开伤口清除血块,不应采取手压止血法以免加重患者呼吸困难,更换敷料。如出血严重,应急送手术室彻底止血。当痰液阻塞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时,首先应吸痰,如无效应行气管习切开或气管插管。其他原因造成的气管阻塞,应先做气管切开,再作进一步处理。 2.2.3饮食与营养,颈丛麻醉术后6―8h、全麻患者当日禁食禁水,术后清醒的病人可给予少量温水,若无呛咳或误咽可逐渐进食微温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如果因吞咽时有疼痛感而拒绝饮食的应鼓励其少量多餐,加强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观察病人进流质饮食后的反应有无呛咳或误咽,有助于判断有无喉返神经损伤。 2.2.4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及护理,甲状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