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舆论监督水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努力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空气的日渐浓厚,新闻宣传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对媒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级党报审时度势,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搞好正面宣传的同时,不断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大多数党报都设置了舆论监督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采编人员,在报纸上开辟了舆论监督版面,对于重大的舆论监督报道,一些党报还敢于将其上头版、上头条,形成了舆论监督强势,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树立党报威信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少数报纸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由于对舆论导向的把握不力,新闻取舍不当,致使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一些记者片面地认为写批评报道容易出名,而且把问题写得越严重,越容易出名。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不惜夸大事实,大肆渲染,不管这个问??适合不适合公开见报,见报后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都要想方设法做工作使稿子尽快见报。还有的记者,以“救世主”自居,对问题不分轻重,盲目写稿见报。更有个别记者,为泄一己私愤,公报私仇。作为审稿者,或碍于情面,认为记者已将稿子辛辛苦苦写成了,不发面子上过不去;或因工作繁忙,没有仔细审阅稿件,匆匆浏览一下便签发上版;或认为报纸有批评报道好看,有“卖点”,不管三七二十一,轻率上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宣传的灵魂,作为新闻宣传有机组成部分的舆论监督,同样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为批评而批评、为监督而监督,其结果必将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需要明确的是,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党报,作为同级党委、政府的喉舌,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政治家办报。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局服务,在大局下行动。舆论监督要出于公心,积极审慎,把握好时机,对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和要求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工作进行监督,促使受众关心的、各级领导重视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力求真实准确,做到有理有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监督就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着眼于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例,抓典型,抓群众关注、领导重视、事关大局的问题,抓能够推进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事情,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充分掌握材料,把事实搞清楚,用事实说话,有头有尾,跟踪报道,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不能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下文。
南阳日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主动与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支持、指导和帮助,从而掌握了舆论监督的主动权,避免了许多无谓的纠纷。如在《红庙西路农药一条街为何难取缔》报道中,南阳日报编辑部一开始就与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通报情况,达成共识,在采访中,与几家部门联合行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报道写出后,又请上述几家职能部门领导审稿把关。由于这些前期工作做得扎实,从而在该报道见报当天,工商、环保等部门便迅速行动,依法取缔危害群众的农药一条街。当农药经营户以无处经营为由拒不搬迁时,市规划部门又立即规划出新的农药市场,使商户心服口服,顺利地完成了取缔、搬迁工作。可以说,如果没有与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与合作,该报道很难取得如此立竿见影的成效。由此可见,取得党政机关支持的重要性。
开展舆论监督,还要敢于和善于回答广大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群众的支持。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热情欢迎舆论监督、积极参与舆论监督的。南阳日报编辑部每天都接到许多读者来信来电来访,为开展舆论监督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线索,也使舆论监督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如南阳某私营企业因非法集资出现金融风波,集资户纷纷要求退款,南阳日报接到反映后,及时介入此事,参与调查,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在报纸上发消息,向市四大班子领导发《内参》,使这一风波迅速平息。南阳日报应群众要求,将化解金融风波的经验总结后在报纸上刊发,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为化解类似的金融风波提供了经验。在这起事件中,群众自觉地站在党委、政府的立场上支持舆论监督。
同时,开展舆论监督,还要寻求法律的支持。领导的理解、群众的支持,无疑是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利条件。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只有把舆论监督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才能卓有成效。如去年年底,南阳日报编辑部收到一位矿业工程师的来信,他在信中痛心疾首地反映了独山玉矿遭到掠夺性开采的重大问题,编辑部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篇大文章,因为独山玉是世界四大名玉之一,是世界范围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