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安全知识讲座介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公司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品名 氢氧化钠(液碱) 危险性类别? 腐 蚀 危险特性 遇酸发生剧烈反应;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强腐蚀性;水解后产生腐蚀性产物。 接触后表现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后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塑胶手套(耐酸碱) 水鞋(耐酸碱) 第三章 常用化学药品防护用具 防护眼镜 防毒面具 常用化学药品防护用具2 围裙 常用化学药品防护用具3 第四章 常见的化学药品事故 体表灼伤、感染(皮肤、眼睛); 刺激呼吸道系统(肺部、喉部); 血液中毒(吞服后消化系统吸收); 污染环境、损坏设备(泄漏) 第五章 化学药品伤害后的处理 溅入眼睛:大量自来水清洗眼睛,迅速去医院就医;避免伤口发炎感染。 沾染皮肤:大量自来水清洗,视皮肤损伤程度决定是否看医生。 吸入气体:离开污染源,深呼吸新鲜空气,如仍旧感到不适看医生。 吞入药品:刺激喉咙呕吐,看医生或吃鸡蛋清。 应急水喷淋头(上喷、下喷) 第六章 化学药品泄漏的应急处理 报告上级,通知相关人员; 控制损害程度,避免泄漏物品进一步损坏设备、物料; 紧急堵住泄漏源; 对已泄漏的物品按ISO14000文件的规定进行清理,注意对危险化学药品用不同方法进行分别处理; 填写应急记录。 * 化学药品安全知识 检修一部化检班 秦玉海 索引 化学药品分类和特性 常见危险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防护用具 化学药品的安全事故 化学药品伤害身体的处理方法 化学药品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第一章 化学药品分类和特性 酸性化学药品 碱性化学药品 盐类化学药品 溶剂类化学药品 强氧化性化学药品 1.2 酸性化学药品的特性 产生氢离子 具有腐蚀性,通常有刺激气味 灼伤皮肤的身体器官 部分与水混合会放热 硫酸、硝酸、盐酸、氨基磺酸、醋酸和柠檬酸、醋酸 存放注意事项:避免与碱同时存放,置于避光、阴凉、通风处 1.3 碱性化学药品特性 产生氢氧根离子; 通常为固体,与水混合会放热; 灼伤皮肤等身体器官; 有腐蚀性,水溶液较滑;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 存放注意事项:不能与酸性物质存放在一起 1.4 盐类化学药品特性 pH值在6-8之间(包括金属); 化学性质较稳定; 重金属盐有害身体,使蛋白质凝固; 对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 硫酸铜、硫酸铁、镍盐; 存放注意事项:常温存储 1.5 溶剂类化学药品 低分子有机物 易挥发、易燃烧,部分有闪点、会爆炸 部分药品通过吸入和接触对身体有害,有致癌、损坏骨骼作用; 酒精、丙酮、助焊剂、油墨稀释剂 甲醛、苯类化合物 存放注意事项:避光、通风、阴凉处存放,不与强氧化性物质存放在一起。 1.6 强氧化性化学药品 具有强氧化性 容易分解,释放出气体;温度升高后会强烈分解,部分会自燃爆炸; 腐蚀性强,通常与酸碱一起作用,危害更大 硝酸、双氧水、高锰酸钾、过硫酸钠 存放注意事项:避光、通风、阴凉处存放,不能与溶剂类物质存放在一起。 1.7 剧毒药品 氰化金钾——金盐 伤害机制:氰氢酸使血液中毒 国家和公司规定有专门的管理措施和培训。 多人保险、监控存放 第二章 常见的危险化学药品 硫酸(强放热、强吸水性、比重大) 硝酸(易分解、易挥发刺激棕色烟) 盐酸(易挥发刺激性酸雾) 氢氧化钠(强放热、强吸水性) 双氧水(易分解,密闭受热会爆炸) 过硫酸钠、高锰酸钾(易分解) 酒精、丙酮、助焊剂(易挥发燃烧) 公司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品名、CC码及CAS号 氨溶液(氨水) CAS号:1336-21-6? 危险性类别 腐 蚀! 危险特性 本品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