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水保方案原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方案第一章工程简介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起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至济南市。石济客专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50km/h,采用有砟轨道,线间距4.6m。线路全长323.112km,全线共设11个车站,包括2个客运站,分别为石家庄(京石工程)、济南东客站;9个中间站,分别为石家庄东、藁城南、辛集南、衡水北、景州、德州东、平原东、禹城东、齐河;3个线路所。 中铁十四局二公司承建SJZ-4标衡景特大桥147#墩~1034#台,共887孔,起止里程为DIIK117+459.28~DK147+025.19,全长29.566Km。途径衡水市桃城区、武邑县、景县,先后跨越滏阳河、白马河、040省道、106国道、老盐河、王政渠、在建邯黄铁路等。桥址区处于冲击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大部已辟为农田,局部表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地层由第四系冲击层、第四系上更新冲积层组成。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本桥址范围内无不良地质。第二章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环水保保证措施依据《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3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施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通过)、《社会噪声排放标准》(2008年10月1日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8年1月1日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1、管理方针及目标(1)方针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2)目标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客运专线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物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是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其中:?1、施工扬尘、有毒有害气体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以内;?2、施工污水排放控制在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要求标准内;?3、环境敏感地区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排放;?4、能源、原材料消耗控制在计划内;?5、环境污染责任事故为零。第四章管理机构和检查制度4.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4.1.1 建立专职的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水保工作,环保部为日常的管理机构。组长:王永辉 冯端阳副组长:祝建斌 陈鹏组员:王成栋 户恩佳 孙曙光 吴斌 杨斌 郑志新 4.2 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环水保原则,项目部由环水保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部环水保的领导,并指定由安质环保部设专人负责环水保方面的具体协调和管理。架子队由队级环水保基层小组负责本队施工范围的环水保具体工作,坚持按国家环水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从组织、制度、经济和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环保、水保体系框图见图4-2。图4-2 环保、水土保持体系图4.3 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1、建立“三级”检查落实制度,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2、建立“包保责任制”,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落实。实行“环水保否决制”,即施工作业活动不符合环水保要求的项目不得开工,具有强制否决权。严格落实“无条件服从制”,即无条件地接受环境保护监测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无条件遵守建设单位与环保部门签订的环水保协议条款。?3、施工过程中建立生活区环保检查制度、水土保持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和检查制度。?4、向建设单位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环保专家征求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和健全的机制,做到环水保人人有责,把环水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5、定期进行环水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经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