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政策的探讨7.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的探讨7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的探讨
4、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 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就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5、遵守职业道德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亟待开展。
四、 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在我国,选择会计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考虑
(一)、出于企业自身物质利益考虑
众所周知,当前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他们取得工资奖金的具体数据往往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考核标准则往往是反映当前利润(亏损)完成情况的财务指标:投资汇报率、产值、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等。由于这些指标都是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管理人员为取得更多的奖金以提高其现值,往往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根据调查,有36#37;的投资者认为经理人操纵利润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
(二)、出于企业管理者的政绩考虑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位待遇与其经营业绩挂钩,取得什么样的业绩就相应地授予什么级别的荣誉称号:如中国优秀企业家到某个部门担任行政职务。这样,厂长经理们为了自己的仕途,就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另外,由于国有企业跟当地政府还存在着千丝万缕地关系,地方财政、政府目标都跟企业经营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出于迎合政府偏好,企业管理当局也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
(三)、出于筹措资金考虑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要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银行确定企业的资信能力的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所以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急需贷款时,管理当局就会选择能够提高其资信的会计政策。57.68#37;的上市公司经理人认为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形象是利润包装的动因,55#37;的投资者认为利润包装是出于提高公司筹资能力的动机。
(四)、出于上市的考虑
为了从证券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许多公司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根据我国证券法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连续三年盈利的经营业绩。于是,许多企业为了股票发行及上市,通过选择平滑利润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连续三年盈利。有67#37;的投资者认为,上市前的利润操纵比上市后更为严重。
(五)、出于配股考虑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就希望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筹资:增发新股或配股。但是,中国怔监回对上市公司 的配股有严格要求。在1994年前,有关 法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0#37;,属于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类的公司略低,但也不能低于9#37;。在这种监管措施的影响下,10#37;的净资产收益率便成了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业绩优 及发展的分水岭。净资产收益率10#37;以上意味着该公司具有资本扩张的能力,而资本扩张被看作是公司发展潜力的象征。于是,监管措施的影响、公司自身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存在,促使企业在会计 年度结束时测算本年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37;,就会做系统工程,重新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连续三年的净资产 收益率达到10#37;。统计结果表明,1996年起,净资产 收益率位于10#37;——11#37;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逐渐提高,至1998年,竟达到28#37;。即使是上市公司 的经理人对此也不予否认,在《上市公司经理人调查》中,有91#37;的经理人认为操纵利润 是为了获得或保持配股资格。 首... 尾页
施工企业生产副经理生产、安全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2004年10月担任公司生产副经理兼安全总监,这一年半主要分管公司内部的生产组织、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工作。一年来,在书记、经理的领导下,在各位副职领导和有关部室及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职代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地履行副职领导的各项职责,完成了 阅读全文
电信企业工会年度工作总结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一)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1、召开了一届二次委员扩大会议,对去年全省的工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