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讲发酵培养基无菌.ppt

发布:2019-02-28约9.32千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比较各种表面消毒剂的相对杀菌强度,常采用在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消毒剂——石炭酸作为比较的标准,并提出了石炭酸系数这一指标。 所谓石炭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率。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分钟,而供试菌定为Salmonellatyphi(伤寒沙门氏菌)。 灭菌效果监测 1、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 高压蒸气灭菌指示卡:将卡片放入灭菌器不同部位,观察灭菌后指示卡颜色变化。 芽胞菌片法:将每片染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105cfu/ml的菌片包好、放入灭菌器内。灭菌后作细菌计数测定。 对照是不经灭菌的菌片,芽胞完全被杀灭或杀来率达99.9999%为合格。 2、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微型紫外线强度计:测定时,将测定电压转换开关拨至测定一方,打开紫外线灯照射2分钟后,将紫外线灯强度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1M的中央进行照射, 直至仪表指针稳定,所示之值即为该紫外线灯的强度值(uw/cm2) 。 紫外线强度与消毒剂量指示卡:测定灯管强度时,将卡片置于离紫外灯管1M的中央处,将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一分钟(照射时间要准确)后,图案正中涂层由白色变为紫红色。与周围相应色块相比,可测知所照射的强度。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 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随地区,季节和空气中灰尘粒子多少,以及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异。 北方气候干燥,寒冷,空气中的含菌量较多,离地面越高,含菌量越少;一般每升高10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就降低一个数量级; 城市的空气中含菌量较多,农村的空气中含菌量较少,一般城市空气中杂菌数为3000-8000个/米3 。 2.4 发酵工业中的空气除菌 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以细菌和细菌芽胞较多,也有酵母,霉菌和病毒。 这些微生物大小不一,一般附着在空气中的灰尘上或雾滴上,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一般为103-104个/米3。 灰尘粒子的平均大小约0.6μm左右,所以空气除菌主要是去除空气中的微粒(0.6-1μm ) 发酵对空气无菌程度的要求 好气性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无菌空气,空气要做到绝对无菌在目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 发酵对无菌空气的要求是 :无菌,无灰尘,无杂质,无水,无油,正压等几项指标; 发酵对无菌空气的无菌程度要求是: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因无菌空气染菌,而造成损失即可。 在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1000次使用周期中只允许有一个菌通过,即经过滤后空气的无菌程度为N=10-3 2.4.1 空气除菌的方法 辐射杀菌 热杀菌 静电除菌 过滤除菌 辐射灭菌法 最常用的是用紫外光线进行无菌室灭菌。2537?波长的紫外线具有极强烈的杀菌效力,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微生物的DNA分子产生的胸腺嘧啶的二聚体,导致细胞死亡。 无菌室常用的紫外灯功率为30W,安装在操作台上方一米左右高处,每次照射15-30min既可。 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力,但穿透力很弱,一张薄纸即可完全挡住紫外线,因此待灭菌物品必须置于紫外光直接照射下,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作用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热杀菌 原理:基于加热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酶)热变性而得以实现。 热空气进入培养系统之前,一般均需用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 空气压缩后温度能达到200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便可实行干热杀菌。 利用空气压缩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灭菌的原理对制备大量无菌空气有特别意义。 静电除菌 静电除尘器可除去空气中的水雾、油雾、尘埃,同时也除去微生物。 原理:利用静电引力来吸附带电粒子而达到除尘灭菌目的。 对于一些直径小的微粒,所带电荷小,不能被吸附而沉降。 过滤除菌 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的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等颗粒阻截在介质层中,而达到除菌的目的。 从可靠性,经济适用与便于控制等方面考虑,目前仍以介质过滤法较好,也是大多数发酵厂广泛采用的方法。 发酵生产中制备无菌空气的大致过程 两级分离、冷却、加热的空气除菌流程 空压机 储罐 二级冷却 加热器 空气过滤 粗过滤 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 1——高效前置过滤器 2——压缩机 3——贮罐 4——冷却器  5——丝网分离器  6——加热器 7——过滤器 高空采气管 高空采气管是远离地面几十米的管子。一般而言,地面附近空气中所含的 微生物和灰尘等均比高空空气中含的多,据资料介绍,每升高10米,空气中杂菌可降低一个数量级,因此从高空采气要比从低空采气有利得多。 油水分离器 其内部同时采用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及凝聚等机理,能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水、油雾、尘埃,内部不锈钢丝网可清洗,使用寿命长。 过滤除菌设备原理 目前发酵工厂采用的空气过滤设备大多数是传统的深层过滤设备,滤层厚度一般为1~2米,所用的过滤介质一般是棉花、活性炭,也有采用玻璃纤维、焦炭等。 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