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提升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摘要:社会管理科学化是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经验方法来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的过程,标志着社会管理进入科学化轨道的一种状态。当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中,由于思想观念滞后和缺少创新思维,存在着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管理手段单一、司法职能不能有效发挥等问题。提升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科学的体制机制,强化民生保障,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 科学化水平 体制机制 服务型政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社会成员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农村中的各类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建设和谐农村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社会管理一般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主体,在国家法律法规及其政策的范围内,通过法律的、行政的、道德的等多种方式,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并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使其科学、有效、合理地运转,从而达到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防范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目标,建设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在积极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中,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
社会管理科学化,是指社会管理进入科学化轨道的状态和过程。是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科学理念、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等,努力使社会管理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的内涵,则是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去谋划社会管理,以科学的理念去指导社会管理,以科学的制度去保障社会管理,以科学的方法去推进社会管理,最终实现社会管理的最佳效果,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思想观念更新、体制机制改革、方式方法的转变等各个方面,从社会管理的宏观视角来观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问题,主要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社会管理科学化体现着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提升。社会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概念,社会管理科学化是社会发展中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并通过多种科学的手段,加强与提升制度化管理水平的过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断的对社会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管理的理念、实践和制度的创新,把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的过程转变为不断认识客观规律、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的创新过程。
第二,社会管理科学化是积极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经验方法来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的过程。社会现代化不断推进和创新的过程中,产生和涌现许多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掌握和运用这些创新成果,是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动力和源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给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要站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变化,主动用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新经验、新方法去适应社会管理的具体实践。
第三,社会管理科学化是按照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的系列工程。制度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系统性、长期性的重要课题,体制机制改革是关乎到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坚持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加强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由一系列相关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全过程,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一环。
第四,社会管理科学化,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使人民群众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的整体过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保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社会管理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重要工作,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体现,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继承和创新,更加科学地、规范地去通过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比我国城市社区的社会管理,农村乡镇社会管理的难度更大,社会管理科学化更加复杂和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