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娩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doc

发布:2017-05-03约1.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娩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 分娩;尿潴留;护理,   [关键词]分娩;尿潴留;护理                  产后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解者,称为产后尿潴留,多见于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以滞产及手术产后最多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 总结 了绝大多数分娩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在我们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根据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均为患者解决了排尿困难这一难题。本文将产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供大家商讨。   1 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   1.1 妊娠期膀胱紧张度降低,分娩时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产妇膀胱底受胎头压迫时间太久形成水肿,阻塞尿道,产后膀胱张力暂时性消失,对充盈不敏感。   1.2 产后患者伤口疼痛使产妇不敢下床活动,不愿排尿,易发生尿潴留。   1.3 产妇由于对产后下床排尿没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担心分娩后子宫还没有收缩,自己起床后怕引起出血。   1.4 对尿管存在依赖性,首先是伤口疼痛依赖导尿,另外是分娩后身体比较疲乏,自己不愿再用力,愿意使用导尿。   2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   2.1 督促产后排尿               护士应耐心解释,使患者在精神松弛情况下,在产后2 h~5 h内完成首次排尿,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1]。   2.2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勤观察患者,了解病情,并耐心解释导致尿潴留的原因,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安慰患者,护理人员要用暖人体贴的语言去感化患者,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解除患者顾虑,积极配合 治疗 即可达到目的。   2.3 诱导排尿               打开水龙头开关或交替向盆内或杯中倒水,使之听水流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能饮食患者给予热饮料;使用温热便盆;放患者双手于热水中;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或下腹部交替使用温热敷等 方法 ,刺激患者排尿。   2.4 腹部热敷按摩                应用 热水袋内盛60 ℃~65 ℃热水,装入布套。部位:膀胱区。方法:首先对排尿困难者做解释工作,嘱产妇平卧,双下肢伸直,热水袋横放于耻骨联合上四横指处,范围即膀胱区部位,轻轻上下推转,时间15 min~30 min,便于顺利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则可再热按摩1次~2次。热按摩疗法,操作简便,不需器械药品,产妇易接受,可减少尿潴留发生率。      2.5 药物疗法              开塞露纳肛 方法 :取开塞露1个~2个,产妇取侧卧位,剪开开塞露的封口,逐个将开塞露全部挤入肛门,嘱产妇忍耐35 min,在便意急迫时方可下床,取蹲位,以舒适便于用力的姿势,在排便时一并用力,小便可随之而出。开塞露是一种通便剂,内含50%甘油等,由于高渗刺激肠壁而引起排便反射和润滑肠壁的作用,数分钟内即可排便,促使神经反射,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作用,此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易接受。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 mg或氨甲酰胆素钠0.25 mg,刺激膀胱收缩,促进排尿。   2.6 导尿在无菌操作下安置导尿管   每4 h开放1次。第一次放尿时不要太快,不要完全放空,防止膀胱内压力骤然下降,引起黏膜血管破裂而出血,导尿同时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持??阴部清洁,活力碘棉球会阴擦洗,每日2次,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可作间歇性引流夹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以免引起慢性尿潴留。   2.7 针刺疗法               取穴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或于阳陵泉、三阴交等穴,做穴位封闭。   2.8 红外线灯或周林频谱仪照射排尿法   用红外线灯或周林频谱仪在术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区照射15 min~20 min,效果良好。电磁波本身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热,热能进入人体组织后,亦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者均可解除膀胱括约肌的痉挛。促使尿液排出。    参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