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doc

发布:2025-04-02约3.7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简介了某些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保护的施工措施,然後又重點简介了牵引管道施工的设计問題。

关键詞: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保护;牵引管道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

一般說来我国地下管线的保护程序重要有如下几部分构成,管线交底→办理手续→提出保护方案→開样洞、样槽→调整保护方案→施工及保护→管线按规划布置→加固→回填。下面我們就分别来看下施工中的某些详细問題。

1地下管线保护前的管线施工调查

地下管线保护施工前根据施工范围及施工方案,首先對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管线状况進行详细的调查,调查手段除查對市政管线图、現場目视、挖探洞外,必要時采用雷达物探,同步设置管线观测點,超限時及時采用措施。

⑴管线摸底

動工前向有关部门详细理解管线状况,并理解管道内径、材质、铺设年代、构造形式、管道性质(如低压、中压、高压等)、埋深和详细走向、规定等,保证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後根据资料對每条管线定出保护方案。

⑵办理手续

在動工前办好三卡一單手续,并严格执行双监护制度,办好管线监护申請卡,公用管线监护交底卡、管线交底卡和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络單,根据核准的手续進行,并在施工時必须要有管线主管單位進行监护。

⑶提出保护方案

穿越顶管工作井的管线一般均被改线或迁移,穿越開槽埋管段的管线根据已經有条件,提出可行性的理论保护方案。该保护方案需經业主、监理工程師及有关管线單位技术人员的核准後方可确定。

⑷開样洞、样槽

管线互相间距较小地方改開样洞為样槽,而挖样槽時對浅的管线進行保护後再開埋置较深的管线,防止在样槽開挖時就出差錯。開挖样洞、样槽用人工開挖,但面层构造用空压机凿除時,當已知管线在构造层内,采用轻型手钻逐层撬除,防止碰到管线而损壞,保证在開挖样洞時的绝對安全。

⑸调整保护方案

根据開样洞探测出管线实际位置。如管线确与顶管工作井相交,应报业主,决定管线動迁。如因管线影响正常施工,则调整施工方案采用局部保护的措施。调整後的方案也同样需進行批复。

2地下管线施工保护

施工過程中靠近管线位置挖土所有采用人工挖土。開槽埋管挖出地下管线後立即支撑加固。并根据施工進度,采用對应加固措施,托换原有支撑构造。大型、重型工程車及重载运送車辆,在進行水平运送及垂直吊装前,必须摸清通行路线,以及机械放大脚下管线分布及承载状况,必要時铺设钢板或路基箱以防压壞管线及道路。工地現場車辆進出通道尽量避開管线,如無法避開的则在通道口用钢筋砼加固路面和铺设钢板。

⑴浅埋管线加盖法防护措施

對于施工围場内施工有也許产生破壞的地下管线,施工前根据管线位置、埋深及走向,在管线处采用人工挖槽至管线暴露後,對管径较大的管线,在两侧浇筑砼支墩,支墩上架设钢筋砼盖板;對管径较小的管线采用加槽盖法保护。

⑵深埋管线注浆防护方案

對于靠近基坑、埋置较深、较大的管线,由于基坑開挖引起管线下部土体松弛時,可采用跟踪注浆防护方案。根据该段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為保证注浆加固效果,采用双液振冲注浆方案,振冲注浆是运用振動钻机造孔,并直接运用钻杆注浆,以減少造孔時對地基原状土的扰動,并可根据土层特點,進行分层注浆,使浆液均匀扩散,提高加固效果。振冲注浆施工時在振動钻机钻頭布设特殊注浆装置,在孔位抵达加固土体底部後,运用钻杆直接向土层注浆,到达设计注入量後,钻杆上提一种段高(0.5~1.0m)继续注浆,直至抵达加固土体顶部後注浆結束。

①孔位布置及其施工次序

為保证注浆加固效果,在管路的两侧布置两排注浆孔,注浆孔排距1.0m,内侧注浆孔距离管路20cm。為限制浆液的扩散范围,注浆施工時,先施工管路两侧外排注浆孔,後施工内排注浆孔,使浆液充足向管路下部被加固土层扩散。

②加固范围

注浆加固范围為管路下部2.0m的土体,加固体宽度為3.5m。

③注浆施工

管路下部加固土体总厚度一般為2m,分4层施工,每层段高為0.5m,即运用振動钻机将钻杆振入加固土体底部,运用钻杆底部的注浆花管(長0.5m)向土层注浆,到达设计注入量後,将钻杆上提0.5m继续注浆,直至抵达加固土体顶部後注浆結束。

④注浆施工参数

浆液扩散半径:R=1.0m;孔位布置:注浆孔位孔间排距1.0m;终注压力:0.5Mpa;浆液充填率:15%~20%,即每msup3;土体设计浆液注入量為0.15~0.2msup3;。

⑤注浆結束原则

注浆施工以设计注入量為终注原则,设计注浆压力不高于0.5Mpa。

⑥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水灰比為1:1,水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