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第四十三下学校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计划
赵香叶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工作,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制订本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和思维。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不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
2.本册要求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开始练
第 1 页 共 5 页
武安市阳邑镇南阳邑学校电子档案
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四、单元分析:
1.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
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五、全册教学总目标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
第 2 页 共 5 页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的一般用法。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加强语言的积累。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 3 页 共 5 页
武安市阳邑镇南阳邑学校电子档案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向人请教。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