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pdf

发布:2025-04-01约1.3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2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

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

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100+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

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纵×100%

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

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

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

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

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彭老师化学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版权专有

根据右图KNO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3

(1)50℃时,100g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g。

(2)充分搅拌后。可观察到:A中无剩余固体,B中。

(3)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填字母)

解析:(1)描点ABCDE(如图)

(2)判断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3)将线上面的点(BE)用线上的点(G)来代替,

比较点的位置的高低。

DCB=EA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