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安全饮水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要点
1.1施工条件
1.1.1工程概况
1.1.1.1项目名称:XX市大西渠镇人畜安全饮水改造工程
1.1.1.2建设地址:XX市大西渠镇
1.1.1.3建筑规模:新建输水干管16.996公里,支管23.104公里,新建检查井123座、水表井292座。
1.1.1.4工程投资额:340.02万元(其中援疆资金160万元,自筹资金180.02万元)
1.1.1.5工期要求: 2014年5月5日开工,2014年10月4日竣工。总工期:153天(日历日)。
1.1.2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
1.1.2.1气象
项目区地处中纬度欧亚达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受温带天气系统和北冰洋冷空气的影响,冬有冷空气的沉积,夏有盆地聚热作用,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干旱炎热,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温度变化剧烈,冷空气活动频繁;秋季降温迅速,天气晴朗。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性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温的年差、日差较大。
项目区所在区域位于中部平原农业区,由地海拔相对较低,降水量减少,气温日差较大,表现了典型的大工业陆性干旱气候。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为6.1℃,最热年(1963年)为7.6℃,与最冷的1969年4.1℃相比差值为3.5℃。年内气温变化明显,1月最冷7月最热。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80 mm,年蒸发量2390 mm,多年平均风速2.1 m/s,从季节上看,风速春、夏、秋季为最大,冬季最小。全年日照总时熟为2833h,5~8月每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h,7月份达11 h。年平均相对湿度62%,项目区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5 m。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冻害、霜冻和大风等。
1.1.2.2工程地质
项目区境内地表水主要为三屯河。三屯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北坡中段天格尔峰,纵贯高中低山带,由南向北汇入各山间支流,形成两条河的主流,流至出口后进入平原。在天然状态下,河水可以流到北部沙漠,尾阑成湖或注入白家海子或消失于沙漠之中。随着山区水库建成以及灌区灌溉工程的不断修建完善,一般年份河水几乎全部引入灌区,渠首以下河道除汛期短暂汇洪外,常年处于干枯状态。三屯河的主要支流有大三屯河和小三屯河在努尔加牧业村附近汇合,其下游的有孔沙拉沟、庙尔沟、板房沟、头道沟等支流汇合后形成三屯河主流,河长103km,河道纵坡17.3%,拟建努尔加水库以上两岸山势陡峻,河谷深切,人迹罕见,无通行公路,至努尔加水库库址处河岸地变的开阔,汛期洪水从支流和干沟进入河道,水流夹带大量泥沙,沙石混合、水质混浊,加上渠首上游区间汇流, 使得河床淤积非常严重。
因为三屯河灌溉区几乎包括所有的XX市乡镇农业灌溉用水,《XX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中不考虑头屯河水源,只考虑三屯河水源。
1.1.3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1.1.3.1本合同承包人承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三标段:主干管一0+000~9+136、及主干管二0+000~5+431,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管道安装、井室砌筑及各种阀门井和渗水井的施工。
1.1.4施工进度计划
XX市大西渠镇人畜安全饮水改造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5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10月4日。
1.1.5施工供电
承包人自备电源解决施工用电问题。
1.1.6施工供水
施工及生活用水由项目区附近的灌溉管道或就近井水中拉运。
1.1.7施工通信
移动通信信号可覆盖本工程施工区,承包人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符合本工程实际的通信方式,自行负责解决施工通信。
1.1.8水泥、砂石骨料及其它材料
⑴水泥:由承包人自行采购、拉运。
⑵砂石骨料:由承包人自行采购,拉运。
⑶其它材料:
钢材、汽油、柴油、木材、外加剂等材料均由承包人自行采购、拉运。
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
1.2.1强化机构及人员配置
由公司任命一位参与并熟悉管道施工的工程师担任专职项目经理,并抽调近年来曾参与过管道开挖及衬砌等施工的项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施工队伍由近期完成管道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工为主体,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所需各类技工,如拌和站、混凝土操作人员、模板工、钢筋工等。
1.2.2确保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除土方工程机械必须满足施工强度外,特别在砼施工机械,如拌和设备、运输设备等应充分考虑砼浇筑强度需求、交叉流水作业等施工特点,在详细计算设备作业能力的基础上,认真选型,确保配置到位,并留有充分的余地,以满足砼浇筑强度和计划工期要求。
1.2.3精心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
在认真阅读招标技术文件和熟悉图纸的基础上,根据业主计划工期要求和已往管道施工经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强度,精心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网络图,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1.2.4制定切实可行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