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2013·黄冈]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 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 “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 “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二、填空题 12.[2013·烟台] 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 公交车玻璃窗上,常有小水珠附在上面,那么,夏天, 小水珠附在玻璃的_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在玻璃的 ________。(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3.[2013·安徽] 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 如图4-11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_℃。 外表面 内表面 36.5 14.[2013·宜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 别是物态变化中________的现象和________现象。 15.[2013·宜昌] 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 霜,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_(填物态变化 名称)形成的。 凝华 液化 水蒸气 凝华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3·德州]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由上表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 的温度计。 水银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4-13所示,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甲 (3)图4-14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________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质量(或体积) 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体积)、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答案合理即可)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 “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塞点燃汽 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B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 物态变化 考点13 温度与温度计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 1.温度 (1)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的温度 为0摄氏度,________的温度为100摄氏度,0℃和100℃之 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就是1摄氏度,记作1℃。 冷热 冰水混合物 沸水 自主梳理 2.温度计原理及其使用 (1)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 的。 (2)使用方法(测液体温度):一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 度;二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三看:看清 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四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 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或________;五读:待示数 ________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 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热胀冷缩 量程和分度值 容器底 容器壁 稳定 3.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比较 热胀冷缩 项目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原理 液体的____________ 量程 -20~110℃ ________ 分度值 1℃ ________ 构造 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 方法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 35~42 ℃ 0.1 ℃ 不能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①测量工具: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