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编写与验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年全国职业培训 编号:455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编写与验证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编写与验证
摘要:本文针对瑞士MIKRON UCP710工作台双摆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机床的运动原理,以及Heidenhain iTNC430控制系统的特点,阐述运用UG软件中后处理工具——UG POSTBUID 3.4.1,定制适合ucp 710五轴后处理的开发思路,并且通过VERICUT模拟软件进行模拟验证成功。目前成功开发出来的五轴后处理已在本校实训中心MIKRON UCP710五轴机床中得以全面应用,顺利地完成了各种3~5轴的零件加工。
关键词:五轴加工中心 UG Postbuld VERICUT
1、任务的来源
2001年冬,本中心购置了一台由瑞士MIKRON品牌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型号为——UCP710。如图1所示,此机床为工作台双摆动结构,(俗称:Table—Table双摆台)。通过X/Y/Z三个线性轴、定轴A轴的摆动和转动轴C轴的转动实现五轴联动加工。该机床的控制系统是德国的Heidenhai iTNC 430。目前,后置处理文件是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中CAM与机床控制系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实现多轴加工的关键之一。同时本中心现配有CAD/CAM软件——UG,为了让UCP710早日投入到教学与生产加工,我们必须解决后置处理的问题。
现在国内后置处理程序的开发开发通用后置处理软件可以有效保证NC程序正确性,提高人员的后置处理效率,还可以把加工信息(如图号、工序号、刀具规格、程序加工时间等参数)嵌入NC程序中,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减少操作人员的人为加工误差。目前,常用的后置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X axis 710mm
Y axis 500mm
Y axis with tool chenger in switch off position 650mm
Z axis 500mm
A轴: 行程:-30~120
C轴转角: -360~+360 连续
工作台面: 600×600
主轴转速(r/min): 100~42000rpm
功率: 35KW
快速进给: 30000(mm/min)
图1 UCP710
如上图所示在机床结构方面,应注意我们假定工件不动、刀具运动,在此前提下来看A轴和C轴的摆动,此时符合笛卡尔坐标系(直角坐标系)下的右手定则;而工作台A轴和C轴的实际转动方向是与右手定则相反的。
下来我们启动UG POSTBUID后置处理模块,
第一步:新建后置文件,文件名为:ucp710。确定机床的类型、公/英制、机床的操作系统(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设定轴的极限、轴向定义。
点击
设置如下的参数,他们是机床的行程极限与刀轴的矢量。
进入 ,在这个对话框里设置第四轴(即A轴)参数。最关键的参数是定义A轴行程极限。
然后点击
指定机床轴与平面的关系,在AC或BC摆角的五轴加工中,由于角有一定的限程,当坐标连续插补过大时就会造成向反向旋转。在加工中反向旋转,很容易铣伤零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法向抬刀
第三步:设定程序开始部分、刀轨移动部分、程序结束部分。
1) 进入
在start of program程序块里添加程序名、毛坯大小、取消最小角度转动功能与取消TCPM功能。如下图
2)进入
在operation Start Sequence程序块里添加刀具、启动M126、TCPM (M128)、公差等,如下图
注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