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补偿导线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热电偶补偿导线问题
2010-06-24 20:19迈阿密冷| 分类:工程技术科学| 浏览2024次从理论上来讲,热电偶的补偿导线应该和热电偶本身材质完全一样的,以达到延长冷端温度的效果。 但是,热电偶都是稀有金属,标准的也就0.5毫米吧,如果说现场和二次表的距离几百米,那岂不是浪费国家资源了。所以我知道补偿导线和热电偶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就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区别的,比如我用S型这种比较贵重的热电偶,该依据什么来选补偿导线以达到和它的热电势匹配?我这里用的S型热电偶,70多元一米, 还有,这个导线能达到把冷端温度延长至二次表的效果吗,在理论上说不通啊,求解。。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0-07-02 15:38
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场所,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
2010-06-25 08:23十一级我是做热电偶的 ,你应该用SC补偿导线,材质为铜 和铜镍,起到补偿作用,减少温度误差补偿导线的作用是来延伸热电极即移动热电偶的冷端与显示仪表联接构成的测温系统。 一是由于热电偶设备使用操作人员不了解补偿导线功能,认为既然只要起到连接作用,普通导线即可。 二是设备制造商在安装热电偶时,用的连接线即为普通导线,而在使用者角度总认为设备安装人员都是专业人员,做法总是正确的,没能引起应有的怀疑。 在工业生产中,虽然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已经广泛使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人们对此也比较熟悉,但如果在使用中不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就会给测温和控温造成很大的偏离,严重时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应该引起重视。 一、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简介 由2种不同均质材料a、b组成的回路(见图1)称为热电偶。a、b材料2端连接的接点分别用j1、j2表示,如果j1、j2的接点温度t1和t2不一样,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势,通常称为热电势。当a、b的材料一定时,热电势的大小取决于t1、t2之间的温度差,用公式表示为 eab(t1,t2)=eab(t1)+eba(t2)=eab(t1)-eab(t2) (1) 式中:eab(t1,t2)———材料为a、b的热电偶,接点温度t1、t2之间的温差电势。 eab(t1)———a、b接点温度为t1时的电势。 eab(t2)、eba(t1)———a、b接点温度为t2时的电势,这2项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为了统一热电偶材料并进行规范,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了组成热电偶材料a、b的成分、纯度,并且给出了a、b材料的组合形式,统一用一个字母命名型号,如k型、s型等。为了使用方便,将各种型号的热电偶温度值与电势关系,统一为相对于0时的电势值,这里用t0表示,制成各种型号的热电偶分度表,便于查阅和计算。 这样相对于图1中的形式,公式(1)转化为 eab(t1,t2)=eab(t1,t0)-eab(t2,t0) (2) 公式(2)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实用公式,只要知道t1、t2,可以从分度表中查出eab(t1,t0)和eab(t2,t0)。 图1中左图为原理图,该图中对于热电势无法测量;右图为目前实际使用的测量电路,在热电偶的2极用测量导线连接,根据热电偶中间导体定律,只要右图中接点j2、j3的温度相同,均为t2,并且连接导线均为同种均质材料,图1中的右图与左图是等效的。 二 热电偶补偿导线 1. 连接导体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 首先我们来分析热电偶的连接导体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如图2。 实际应用中,测量和控制仪表与热电偶总是有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c、d也是2种均质材料,根据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可以导出测量的总电势ez的表达式为: ez=eab(t1,t3)+ecd(t3,t2) (3) 式(3)就是热电偶连接导体定律。如果连接的不是一段,总电势ez同样为各个部分之和。在图2的测量中,我们希望测量端的总电势为热电偶eab(t1,t2),便于控制仪表测量中不至于中间连接产生附加电势,表达式为: eab(t1,t2)=ez=eab(t1,t3)+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