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资料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技术资料总结
XX工程技术总结
该项工程土方包括闸塘土方开挖、施工降排水、闸塘土方回填。
1、闸塘开挖
(1)承包人应对土方开挖边坡根据工程地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和施工条件,经稳定验算后确定。
(2)闸塘土方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闸塘出土按土质分区堆放,以便满足不同回填土质的需要,监理组督促承建单位在施工场地布臵时划出土料堆放地,防止混杂。
(3)在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前期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与设计方必须及时协商,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或修改设计。
(4)基坑底部的开挖尺寸,除根据设计图纸的基础尺寸外,还应考虑降排水设施和安装模板施工需要。
(5)闸塘开挖基坑底部应留0.3~0.5米的保护层,待基础施工前再挖除。
(6)基础底面不得欠挖和超挖,若有局部超挖应用砼填筑。
(7)基坑边坡以及闸塘边坡堆土均应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
2、施工降排水
施工排水工作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和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施工排水包括围堰截流后的基坑水排除,以及基坑内工程
建筑物施工所需的经常性排水等。
(1)督促承包单位提交施工导流工程建筑物详细设计和施工文件报监理审批。
(2)督促承包单位提交降排水方案,包括排水系统的布臵,经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
(3)闸塘的开挖必须先挖龙沟,并随工作面的降低挖深拓宽,使龙沟开挖深度始终低于工作面1.5米以下,并在适当地方架机排入外河,及时将雨后地表水及渗水排出,取土区应雨停土干,使回填土料质量得以保证。
(4)闸塘施工排水可采用针井与龙沟排水相结合方法,保证主体工程在旱地施工,承包商要确保用电正常,有备用泵,保证能日夜连续排水,定时检查出水情况,发现针井出浑水,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5)施工期间应督促承包商做好基坑降水及边坡防护工作,施工重型机械设备、材料不得堆放于边坡附近。
(6)基坑降排水应降至基础底板底面以下0.5M。
(7)安全渡汛,排涝时,督促承包单位制定安全渡汛方案,报监理审核,明确项目经理及工程总监为各自单位的安全责任人,促使承包人备足防汛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作好防汛劳动力安排。
3、闸塘土方回填
(1)填筑前,必须清除基坑内的积水、杂物等,且砼必须达
到规定的设计强度。
(2)回填土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干容重和压实度均不小于图纸要求。墙后2米范围内,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实密实(其坯厚可适当减薄至10~20CM),其余地方采用机械碾压。
(3)填土之前,承包商应选择所用土料按《土工试验标准》(SOJ28—84)进行标准击实试验,选定最优含水量,确定最大干密度。
(4)碾压时,应相互搭接,上、下层的接缝应相互错开,每层经检验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铺筑。
(5)填筑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6)墙背及伸缩缝经清理整修合格后,方可回填,填土应均衡上升,上、下层接缝相互错开,填筑时,须先将建筑物表层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与铺土厚度一致,并应与下部涂层衔接,确保建筑物两侧回填土紧贴密实,防止运行期间,回填土脱离墙体,形成渗水通道,影响防渗稳定安全。
(7)土方回填应尽量避开冬季施工,土料压实时的气温必须在-1摄氏度以上。
(8)闸塘回填土除达设计要求的土质外,其余质量控制原则与筑堤同。
(9)填筑土料应作好防雨和保护措施,宜填成中间高四周低,
以利雨水排出。雨后对填筑的土料进行晾晒或清除不合格的土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篇二:工程技术总结
工 程 技 术 总 结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制单位:工程管理部
1、目的
积累和推广先进施工技术,提高企业整体施工水平,推进企业科技发展。
2、适用范围
公司及所有工程项目。
3、定义
3.1技术术语使用国家或行业标准中的正式术语;
3.2术语采用:GB/T 19001-2000、GB/T 24001-2004、GB/T 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
4、职责
4.1工程管理部负责拟制本作业指导书,并负责督导实施;
4.2项目经理部经理负责工程技术总结工作的资源保障;
4.3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负责工程技术总结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汇总、审核、编印和报送;
4.4施工单位负责其施工工程技术总结的资料整理和具体编写工作。
5、工作程序
5.1编写要求
5.1.1 工程技术总结原则上按施工标段或施工区段进行编写,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工程概况(设计工程概况,平、纵断面图,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工程环境等);
b)工程特点(重、难、特、新要点);
c)组织机构及队伍布置(机构框图,任务划分及队伍布置平面图,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