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doc

发布:2016-04-15约1.04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 工 挖 孔 桩 超 深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贵州建设有限公司 目 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介 2 2.2 地形地貌与 2 3 人员安排 3 3.1 施工人员组织 3 3.2 施工机械安排 3 4 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中的危害及相应措施 3 5 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7 5.1 安全管理措施 7 5.2 作业现场安全控制实施细则 7 6 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9 7 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10 8 超深人工挖孔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 16 附图 22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300-2001 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3、《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87号的规定,开挖桩孔深度超过16m的桩属于超深人工挖孔桩基,施工现场已有部分孔桩深度已经超过16米。 2.2 地形地貌与施工现状 该场地属典型的喀斯特溶蚀槽谷地貌。以三叠下统嘉陵江组(T1j)石灰岩溶蚀槽谷,槽谷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平均宽约400m,槽谷内地势较平坦。场地位于东面山脚下,坡度8°~28°,场地内现有地坪标高413~395m,最大相对高差18m。 兴文县中医院综合楼北侧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目前A型桩、B型桩、C型桩均已开挖但部分桩开挖深度已超过16米,为了保证安全与施工质量特编制针对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的专项施工方案。 3人员安排 根据我项目部人员设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配置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 表3-1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担任职务 序号 姓名 担任职务 1 潘学忠 项目经理 7 刘亚梅 安全员 2 朱大良 项目副经理 8 常 红 造价员 3 王春梅 技术负责人 9 吴 霞 材料员 4 王 涛 施工员 5 谭 勇 质检员 6 张 剑 安全员 3.1 施工人员组织 孔桩主要施工工种有孔桩开挖工、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以及其它配合工种,在各工种人员组织时,为了保证超深桩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我们全部选择具有丰富的相关施工经验的人员,特别是孔桩开挖施工人员。 人工挖孔桩拟安排每2~4 个人开挖一个孔,其它各工种人员的具体数量根据施工需要统一安排而定。 3.2 施工机械安排 为了保证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且结合实际情况,施工期前除配置原有的风镐、空压机、钢筋加工机械、鼓风机、潜水泵与卷扬机外另增加与桩径相符的成品钢板护筒、水磨钻等机械设备。 4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中的危害及相应措施 孔桩已全部开挖,部分孔桩已超过16米。结合施工现场情况与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危害: (1)、孔内塌方。孔内塌方可能发生在施工作业人员未下孔作业前或在孔内作业时塌方。 ①针对下孔作业前塌方,项目部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应对施工作业孔桩周边进行检查,且对作业人员的弃土进行管理,严禁堆放在孔周边1米范围内。如需作业孔桩周边土层无明显裂缝,项目部管理人员方可允许施工人员下井作业;如发现作业孔桩周边存在明显裂缝,作业人员应对孔桩周边进行检查并排除相应的影响因素等待1天后仍无明显变化,方可允许作业。如发现下孔作业前已存在塌方需组织人员对塌方进行清理。 ②针对施工作业中出现塌方,施工作业人员在下孔作业时应对孔桩护壁进行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如无裂缝方可继续下孔作业。如在孔桩内作业土方无任何预兆出现的坍塌,孔口上部作业人员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且立即采取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但在作业人员下孔作业前应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过程中起吊孔内泥土或不完整中风化石灰岩严禁超过吊装设备的起吊重量且不得高于容器设备以防起吊时坠物伤人。 (2)、孔内作业出现大量流沙。作业人员应立即出孔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将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对流沙进行处理。 ①项目部将已准备好的钢板护壁筒组织到施工现场,采用卷扬机(附图)起吊至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