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光波的干涉习题及答案-大学本科.doc

发布:2017-02-15约2.2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光波的干涉习题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A) 1.5?. (B) 1.5 ?/ n. (C) 1.5? n??. (D) 3?. A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为600 nm (1 nm=10-9 m),双缝间距为2 mm,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 cm.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明条纹间距为 (A) 0.45 mm (B) 0.9 mm (C) 1.2 mm (D) 3.1 mmB3、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厚度是 (A) ? / 2.(B) ? / (2n). (C) ? / n. (D) . [ ]D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A在折射率为的平板玻璃表面涂一层折射率为的透明薄膜,可以减少玻璃表面的反射光。若用波长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为了尽量减少反射,则薄膜的最小厚度是 (A); (B);(C);(D)B两块折射率相同的标准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劈尖。用波长?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假如我们将上面的玻璃向上抬起改变劈尖角,则劈尖角增大时相邻明纹间距比原来 (A)增大 (B)减小 (C) 不变 (D)无法判断B两个点光源单独作用时,在场点P的形成的场强分别为I0和9I0。当两个点光源发生干涉时,在P点附近的反衬度为 。0.69、(5分)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波长约为0.6μm,双缝间距d=0.5mm,接收屏距双缝1m远,缝光源距双缝2m远。则条纹间距为___mm,考虑到光场的空间相干性,缝光源许可宽度应小于__mm。1.2mm; 0.6mm。一块波带片只有第1、3、5、7、9个奇数带露出,其余都被挡住,则轴上场点的光强是自由传播的___倍;若改用与之互补的波带片,则轴上场点的光强又是自由传播的___倍。100,8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离为d,双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D (Dd).波长为?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屏幕上干涉条纹中相邻暗纹之间的距离是 (A) 2?D / d. (B) ?d / D. (C) dD /? ?. (D) ?D /d. D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相干条件)有:(1)__频率相等 ;(2分)(2)__位相差恒定_________ _;(2分)(3)__平行的振动分量___ _。(1分)二、计算题1、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D=120 cm,两缝之间的距离d=0.50 mm,用波长?=500 nm (1 nm=10-9 m求原点O (零级明条纹所在处)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x.如果用厚度l=1.0×10-2 mm, 折射率n=1.58的透 明薄膜复盖在图中的S1缝后面,求上述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x?解:(1) ∵ dx / D ≈ k? x≈Dk? / d = (1200×5×500×10-6 / 0.50)mm= 6.0 mm (2) 从几何关系,近似有 r2-r1≈ 有透明薄膜时,两相干光线的光程差 ? = r2 – ( r1 –l +nl) = r2 – r1 –(n-1)l 对零级明条纹上方的第k级明纹有 零级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坐标 =1200[(1.58-1)×0.01±5×5×10-4] / 0.50mm =19.9 mm 2、用波长为?1的单色光照射空气劈形膜,从反射光干涉条纹中观察到劈形膜装置的A点处是暗条纹.若连续改变入射光波长,直到波长变为?2 (?2>?1)时,A点再次变为暗条纹.求:A点的空气薄膜厚度.解:设A点处空气薄膜的厚度为e,则有 改变波长后有 ∴ ∴ 3、一薄玻璃片,厚度为0.4μm,折射率为1.50,用白光垂直照射,问在可见光范围内,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加强?哪些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