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的个体化_中国第六代导演对历史的影像书写.pdf

发布:2018-01-25约4.76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18 4 Vol. 18 No. 4 第 卷第 期 2 0 1 1 年 8 月 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g. 20 11 : 历史的个体化 中国第六代导演对历史的影像书写 童业富 武湘梅 ( , 4 1020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史系 长沙 : , 。 摘要 与中国第五代导演对历史的寓言化不同 第六代更多的是将历史拉伸到当下 在这种对当下的冷 , 。 , 静体察中 第六代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带入到电影中来 通过对边缘题材的开掘 对失语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以 , , “ ” “ 及对一些亚文化层面的进入等影像策略 有效地打破了被官方垄断的历史记忆 在话语的 颠覆 与 包 ” 。 容 中实现了个人历史记忆的银幕书写 : ; ; ; ; “ ” “ ”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历史 个体化 影像策略 颠覆 与 包容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0312 (2011)04 - 0088 - 09 , , 。 萨特相信 惟一重要的历史就是个人记忆 不再试图为一代人代言 其实谁也没有权力代表 [1] 。 大多数人, , 而个人所记忆的只能是他愿意记忆的 你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 你也只能代 [6]367 85 、87 表你自己。” 第六代是指以北京电影学院 班 班为 主体,包括这之后毕业的以及同时期从其他艺术 , 除了这种自我命名 第六代更多的是被他者 院校毕业并在90 年代进行电影创作的电影人群 命名。由于第六代大多采取一种体制外制片的方 。 , “‘ ’ , 落 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 第六代 是一 式以及他们对边缘题材的偏爱 他们的作品在西 个命名的仪式。它是个体的自我言说与自我定位, “ ”, 方的有意误读中再次变成了一幅 东方镜像 [2] 、 。” 1993 又是社会对他们的阐释与简化 归类 年 满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