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 1 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教育:21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Strategic Focu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彭绍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长沙,410081
Tel:座机电话号码
E-mail:pengsd@263.net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范畴、领域、模式与目标体系,论述了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实施21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战略重点,目标体系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definition of IT and IT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essence, category, field, model and target systems of IT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nforcing IT educa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re emphasized.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Strategic Focus, target systems
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的全面实施,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放式教育网络”、“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已具雏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中国远程教育工程设施与信息资源?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远程教育”新形式、新途径的独特优势?远程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心在哪?许多人在思索着、探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宜瞄准在“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信息素质”这一目标。
一、信息技术教育中几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一 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信息技术的种类,有多种划分方法: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
显示全部